曹丕篡汉,又称曹丕废汉,曹丕代汉,是指延康元年(220年)魏王曹丕代汉自力更生的事件。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汉末,皇权衰落,群雄分离。经过几十年的战斗,曹操劫持了汉献帝,统一了北方,被授予魏王、丞相,掌握了汉末的实权。220年正月,曹操病死。曹丕死后,继位魏王、丞相,掌管大权。曹操虽然曾经威胁天子命令诸侯,但从来不敢登上皇帝的宝座。
[img]48135[/img]
延康元年(220年)10月,汉献帝宣布退位,并将皇位“禅让”给曹丕。曹丕的亲信华欣带领文武百官联名上书,劝汉献帝把皇位交给魏王曹丕。为了挽救生命,汉献帝不得不把皇帝的玉玺交给曹丕。曹丕假装拒绝,“三让”后才“答应”接受。
延康元年(220年)10月29日,曹丕登坛为禅帝,立国为大魏,历史称曹魏,改元黄初,改罗阳为“洛阳”。曹丕是魏文帝,曹操是太祖武帝。220年11月1日,曹丕封业已退位的献帝为山阳公。到目前为止,历时190多年的东汉正式结束,三国时期的魏朝正式成立。到目前为止,历12帝,195年东汉王朝名实俱亡。
历史背景
皇权旁落
东汉末年,汉朝皇权衰落,曹操“以天子命令诸侯”。经过几十年的战斗,他统一了北方,并被命名为魏王,掌握了汉末的实权。
[img]48136[/img]
曹操接到汉献帝许都后,不仅要在战场上遇到各行各业的诸侯,还要与看不见、隐藏、地下的政治势力作战。曹操用武力扫除了群雄,逐一清除了支持东汉的贵族和外戚。曹操苦心经营了30年,彻底动摇了东汉王朝的国本。但曹魏代汉仍不易事,曹操把汉献帝带到身边,就等于向世人宣布,他承认了汉献帝的合法性和正统性。虽然魏武是马上的天子,但他不能用汤武革命来革除汉命。曹操作为汉臣,取代东汉的唯一方法就是采用禅让模式。但禅宗并不容易,尧舜传说不可靠,王莽代汉又以失败告终。至于禅让,曹操心里没底。当他的谋臣武将劝他称帝时,他无奈地说:“如果命运在我身边,我就是周文王。”
曹丕继位后,与曹操时代不同。曹操对跟随他多年的下属有感情。他打着复兴汉朝的旗号,建立了自己的力量。当然,他应该考虑到自己言行的影响。与曹丕不同,曹丕的权力是建立在父亲的基础上的。他的大臣大多只忠于魏王(曹操和曹丕)。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朝鲜没有强大的反对派,也没有人有足够的军事和政治力量与曹丕竞争。
汉献帝没有人可靠,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也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最后一个悲惨但至少相对稳定的归宿。
为什么曹丕篡汉成功?当时朝中没有强大的反对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