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文字之母”的印刷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古代印刷主要是指隋唐时期的雕刻印刷和宋元时期的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是中国北宋毕生发明的。他的泥活字比西方铅活字早400年,所以毕生被称为世界活字的鼻祖。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传统上,木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是元朝王震发明的。然而,遗憾的是,宋元时期的活字印刷书在中国广阔的中国古籍中没有被发现,只有文献记载。这也让一些外国学者怀疑中国宋朝是否成功地使用了活字印刷。
但令人欣慰的是,在20世纪出土的西夏文献中,西夏时期的活字印本相继被发现。这些活字印本不仅填补了西夏早期历史文化研究的空白,也为中国早期活字印刷技术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img]46676[/img]
贺兰山位于今天的宁夏银川市西部,是西夏王国党项羌民族心中的“圣山”和“神山”。当时这里有很多宫殿和塔寺。虽然这些建筑的主体经过战争的破坏和岁月的冲刷已经被破坏,但遗址仍然存在。西夏文佛经《吉祥遍口及本续》是在宁夏贺兰山的寺庙沟塔中发现的。
1990年,拜寺沟方塔被犯罪分子炸毁,经有关部门调查,发现这是西夏时期的一座古塔。1991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宁夏考古研究所和贺兰县文化局对方塔的废墟进行了清理和挖掘。近60岁的项目负责人牛达生先生带领工作人员在几十天的露宿时间里,终于得到了重大发现。遗址出土了一批珍贵的文物,《吉祥遍口及本续》就是其中之一,因为这本书是西夏文,@ 当时,人们不知道这本书是世俗文献还是佛经是西夏印刷品还是元代印刷品?是雕版印版还是活字印版?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国家权威部门的鉴定,牛达生先生最终确认《吉祥遍口及本续》是西夏佛经,是西夏木活字印本,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木活字印本,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木活字印本。牛达生先生在西夏活字印刷的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吉祥遍口及本续》原件破碎分散,沾有泥土和污垢。经过整理和装饰,共有9卷220多页,约10万字,用白麻纸印刷,蝴蝶装饰。封面上贴有经名标签,包括中文、西夏文和夏汉合文。整页框架纵30.5cm,横19.4cm,有封皮和扉页。一般每半页10行,每行22字,每字大约1cm,间有小字体。
主页主页行为经名,顶格排印;第二~4行低3格,是译经者的名字,用小体字;第五行为正文,也是顶格排印。《吉祥遍口及本续》包括四部分:一是《吉祥遍口及本续》本身,共存卷3卷、卷4卷、卷5卷;二是《要文》,全称《吉祥遍口及本续要文一卷》,计1卷;三是《障碍文》,全称《吉祥遍口及本续障碍文下半部分》,计1卷;四是《解补》,全称《吉祥遍口及本续解生喜解补X》。残本第二、@ 计4册。
整本书文字整洁,字迹清晰美观,布局清晰活泼,纸张光滑,墨水香味,是中国古代优秀的印刷品之一。这本书的确切印刷时代尚不确定。它应该是西夏后期的印刷品。通过翻译这本书的经典名称和主题,我们知道这本书是从藏族佛教的秘密经典中翻译出来的,并有重要的文物和文献。
[img]46677[/img]
《吉祥到口与本续》在印刷上存在诸多不足,如版框栏有的不连接,留有大大小小的缺口;文字大小不同,墨色不均匀;布局设计随意变化,个别页面省略布局,有的页面有倒字;版心行线漏排;书名简称文字混乱,时有排错;页码没有规定,错排和漏排严重;有些页面字行之间有间歇性的线条,字行间楔入的“竹片”应该没有夹好留下,说明是活字印本,是木活字印本。
1996年11月,文化部成功组织了对“西夏木活字研究成果”的鉴定,确认“吉祥”是“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印刷实物,对研究中国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术具有重要价值”。《吉祥遍口及本续》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一批禁止出国的文物名单,被国家档案局列入第一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单”。
《吉祥遍口及本续》是宋辽金时期唯一经国家鉴定的西夏木活字印本,具有重要的文物和文献价值。@ 目前还没有看到其他印本《吉祥遍口及本续》,说明这本书是国内外的孤本。
@ 《吉祥遍口及本续》是中国唯一的印本蝴蝶西夏文佛经。学者对西夏文佛经装订形式的研究表明,西夏文佛经的装订多为经卷或折叠(又称“折叠”、“折叠”、“梵语夹”)。中国只有一种蝴蝶西夏文佛经,即1972年在甘肃武威发现的西夏文佛经《妙法莲花经》的残本,但这本书是一本写本,而不是一本印本。在俄藏西夏文献中发现了印本西夏文佛经,但在中国,《吉祥遍口及本续》是印本蝴蝶西夏文佛经中唯一的一部。
@ 《吉祥遍口及本续》是藏传佛教密典中最早的印本。藏传佛经虽然出现在7世纪,但直到15世纪才出现。在现代,大量的藏文藏经被刻印,但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大部分都是清代的刻本,以北京版和德格版而闻名。明代很少流传下来。虽然《吉祥遍口及本续》是西夏文的,但它是一部翻译自藏文的佛经。它比记载的永乐刻本早了大约三个世纪。它是目前最早的藏传佛教密典印本。
[img]46678[/img]
第四,《吉祥遍口及本续》再现了西夏高超活字印刷技术的应用。它的发现至少提前了一个世纪的中国人发明和使用木活字印刷的历史。过去,人们只知道北宋毕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技术,两个世纪后的元朝,王震又制作了木活字印刷。然而,《吉祥遍口及本续》表明,毕生发明活字后不久,西夏就能熟练运用活字印刷技术,不仅有泥活字,还有木活字,比王震早100多年。
第五,《吉祥遍口及本续》第一次向我们展示了活字发明时活字印本的面貌。它反映了许多活字印本的特点,丰富了版本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活字印刷技巧的最新信息。同时,“吉祥”使用西夏文本,佛经内容为藏族,印刷技术来自中原,三种文化完美结合,是中国古代民族友好交流、相互学习、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对弘扬中国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为什么最早的木活字印刷术始于西夏?有哪些物品可以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