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红楼梦》的故事原型是什么?曹寅和康熙有什么关系?

说到中国四大名字,文学属性最高的是《红楼梦》,研究《红楼梦》的科目都叫红学,可见《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故事,尤其是贾府的兴衰,其实是作者曹雪芹的真实写照。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img]45841[/img]

《红楼梦》是乾隆时期写的,曹雪芹也是乾隆时期的人,但《红楼梦》的原型是康熙时期发生的事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和康熙时期发生的事情。

曹雪芹的家庭有点特别。曹家原本是多尔滚动的王府包衣。多尔根死后被认定为犯了重罪。顺便说一句,他把多尔根的正白旗收回了自己的身份。曹家从王府包衣变成了内务府包衣。曹寅的父亲曹玺也从王府护卫晋升为内廷二等侍卫。从那时起,他与皇室的关系更加亲密。

康熙出生后,根据皇宫的规定,需要从内务府的包装中选择奶妈和保姆。曹西的妻子孙被选为康熙的保姆。从那时起,曹家走向了一条更接近皇室的不归路。

曹寅年轻时文武双全,博学多才,英姿飒爽。17岁时,他是康熙的侍卫,赢得了皇帝的赏识和信任。这大多与曹寅小时候是康熙的伴侣有关。如果你不明白,想想韦小宝和康熙。

康熙二十三年,时任江宁编织的曹寅去世。康熙对这个重要的职位并不放心,于是他派了自己的玩伴和曹寅的儿子曹寅去上任。康熙二十九年,曹寅担任苏州编织,两年后调任江宁编织。

从那时起,曹寅和他的儿子曹勇和他的继承人曹复已经连任江宁近40年了。康熙42年,曹寅和李旭奉命轮流上两淮盐课十年。次年7月,曹寅被任命巡视淮河,任两淮巡视盐的历史。

在这么重要的位置呆了这么久,生活一定很奢侈。日常生活安排、社交礼物等都需要钱。如果你失去更多的空白,就会出现问题。两江总督参加了曹寅的演出,并向康熙报告说,曹寅和李旭欠两淮盐银300万,要求公开弹劾他。

[img]45842[/img]

康熙和曹寅关系很好,所以他们没有得到批准,但私下里,他们警告曹寅尽快弥补赤字。这么多钱怎么能弥补呢?曹寅去世时,他计算出库银23.2万元的赤字,但曹寅没有资产弥补。康熙真的很喜欢曹寅。为了弥补这一赤字,康熙命令曹寅的儿子曹寅继任江宁织造。

两年后,曹勇去世,康熙亲自主持曹寅的四侄曹复,接任江宁编织的职务。与此同时,康熙要求曹寅的姐夫苏州编织李旭管理两淮盐一年,用收入的银子弥补曹寅生前的不足。康熙五十六年后,他终于弥补了这个账户。

然而,这仅限于康熙活着的时候。事实上,曹寅死后,康熙对曹家的人已经很冷淡了。康熙曾明确表示:“念尔父贡献了很长时间,所以特恩到目前为止。”

雍正上台后就不一样了。雍正和曹家几乎没有交集,雍正急于整顿官治,打击腐败。曹寅的继承人曹甫最终因经济不足、骚扰驿站、转让财产等罪革职抄家。他空手搬回了北京的老房子,曹家也迅速衰落。曹雪芹上半辈子过着盛宴的公子生活,下半辈子只能靠卖书画生活。

话说回来,康熙为什么这么照顾曹寅?只是关系好吗?当然不是。这里有两个原因。首先,我们知道康熙在江南住了六次,其中四次住在曹寅家。曹寅能负担得起这笔费用吗?

[img]45843[/img]

康熙心中有数,亏空是为了康熙,二是曹寅其实是康熙放在江南的眼线,及时提供信息,康熙一定要为曹寅弥补这个亏空。

雍正时期,一切联系都消失了,拿曹家去做手术是正常的。于是曹家就没落了,正好曹雪芹经历了这么多历劫,才把红楼梦写得如此精彩。


《红楼梦》的故事原型是什么?曹寅和康熙有什么关系?《红楼梦》的故事原型是什么?曹寅和康熙有什么关系?

,,,,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解密:为什么孤独的英雄光绪一生中唯一一次笑?
  • 光绪34年1908年10月卧床生病。这时,慈禧也生病了。光绪在日记中写道:“我病得很重,但我认为佛陀(指慈禧)会死在我面前。如...

  • 文化学者曹溶的成就有哪些?主要作品有哪些
  • 通过了解曹溶生平简介得知,曹溶生于公元1613年,卒于公元1685年,享年72岁。在介绍曹溶生平简介的书籍中,都提到了曹溶的生...

  • 乾隆皇帝是怎样处理贪污案的?贪污多少就被杀
  • 在养心殿乾隆帝办的另一件大案是王亶望贪污案。 王亶望,山西临汾人,江苏巡抚王师之子。亶望考取举人后,没有参加会试和殿试...

  • 揭秘:哪个皇帝失去了中国19个附属国?
  • 一个朝代到了末年,呼啦啦大厦就要倾倒了。不管皇帝怎么用尽全力,他都无法挽回潮流。他只能看着这个朝代在风雨中落花流水。 ...

  • 揭秘:康熙皇帝为成功除鳌拜是怎样装痴装傻的
  •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一1722)也就是康熙帝,即位时才ll岁。按照规矩,“皇帝年幼,由顾命大臣辅政”。于是,由顺治帝临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