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周,姜太公扮演国师的角色,为西周的实力提出了建议。周文王被纣王囚禁,正是姜太公献计,寻找美女奇物,献给纣王,这才赎回了周文王。周文王得救后,终于认定商已无药可救,开始计划兴周灭商。周要强大,自然离不开富国强兵的策略,其中大部分都是姜太公的功劳。等到武王率军讨伐商朝,称王天下,这次行军大战,也离不开姜太公的帮助。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姜太公功勋卓著,武王将齐国的一大片地方分封给他,建都营丘。从那时起,姜太公也被称为“齐太公”。齐太公被封后离开镐京,前往齐国就任。这时,他成名了,志存满满。他带着随从和一支军队一路欣赏美丽的风景,慢慢地去了中国。
[img]45514[/img]
一天晚上,他命令大部队住在旅馆里,准备第二天上路。出乎意料的是,一位来自东方的客人听说他是齐国的新国王,对他说:“我听说时间是最罕见的事情。先生,你要封地就国,但还是那么悠闲,一点也不着急。我觉得你真的不像去就国!太公闻言,耸然变色,给客人送礼后,立即下令取消住店,带领大家星夜而行。
第二天黎明时分,他和随从刚到营丘,就听到莱侯来讨伐的消息。莱国只是一个小国,不服周的纪律,想趁新国君还没到浑水摸鱼。太公擦了擦汗,心里说:“幸好赶上了!如果再耽误一天半,莱侯捷不是第一个吗?”他平静地指挥军队,轻松击败敌人,然后恢复了莱国。
许多古老的氏族生活在齐国境内(今山东北部),部落林立,形势复杂。在他们看来,周朝分封的诸侯突然来了,简直就是外来侵略者。然而,太公并没有把周人的礼乐制度强加给当地人,而是因地制宜地入乡随俗。齐国有各种古老而野蛮的习俗,如兄弟姐妹的婚姻,这在周人看来是违背人际关系的,但丈夫并没有大胆地改革,而是简化了礼仪,结合当地的习俗,安慰人民。
[img]45515[/img]
齐国靠近大海,渔业和盐业非常发达。太公大力支持人们捕鱼、晒盐,并将其运往其他诸侯国出售。此外,他只收取少量税收。齐国沿海的鱼盐产业发展迅速。齐国的土地多为盐碱,贫瘠,不适合种植作物。太公鼓励齐国妇女缝制衣服、织腰带、制作鞋子和帽子,然后卖给其他诸侯国。
在太公的利用下,齐国很快就变得富有了。太公自然赢得了当地居民的青睐,稳定了局势。后来,当“三监”混乱时,周成王赋予太公“征服世界”的权力,并拥有特权。因此,齐开始征服叛乱的周诸侯,不断扩大领土,后来成为一个跨越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
传说太公把他一生的智慧写成了《太公兵法》一书。《太公兵法》包罗万象。战国时期,苏秦获得了《太公阴符》,汉初张亮获得了《太公兵法》。后来,他们都成了一代谋臣。不幸的是,太公之学现在已经消失了,只有六韬传世了。《六涛》包括文涛、武涛、龙涛、虎涛、豹涛、狗涛六部分,共60篇。这本书详细讨论了战略进攻、战略防御、军事训练等问题,可以称为古代政治和军事百科全书。我们现在常说的“文韬武略”“韬”指的是“六韬”。
姜太公是如何管理封地的?他把一生的智慧写成了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