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又称六代。吴、东晋、刘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今南京),因唐代徐嵩在《建康实录》一书中记载了这六个朝代而得名,统称“六朝”。同时,六朝也可以指北朝六朝。魏、西晋、北魏、北齐、北周、隋都建在北方,又称六朝,是后人对三国至隋统一前南北的总称。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g]45314[/img]
从公元3世纪初到6世纪末(222年至589年),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等汉族政权相继在南京建都,历史学家称之为“六朝”。此外,403年东晋将领桓玄废除晋安帝,建立桓楚政权,也定都建康,但桓楚统治时间很短,一般不算六朝之列。六朝时期的文学与谈话、绘画与书法、陵墓石刻艺术、科技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以建康为代表的南朝文化也被认为是人类古典文明的两个中心,同时也被认为是西方古罗马文化。
六朝三百多年来,北方战争频繁,社会受到严重破坏,南方战争少,社会相对稳定,加上大量北方南渡,增加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更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南方特别是长江中下游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吴黄龙元年(222年)秋九月,吴大帝孙权定都建业(今南京),南京首次成为封建王朝的首都。此后,宋、齐、梁、陈先后在东晋、南朝建都,历史上被称为“六朝”或“六代”。六朝时期,南方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就。
六朝承汉启唐,创造了极其辉煌的“六朝文明”,在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中国南方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创造了中华文明的新历史时代。这六个朝代的共同点是都建在南京,所以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南京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被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唐人许嵩在《建康实录》一书中记载了这六个朝代,因此得名。
时代特征
当北方政权众多,战争频繁时,江南地区因远离战场而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使南方经济在六朝发展。
承上启下
六朝是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时代;
六朝是汉族正式形成,登上历史舞台的时代;
六朝是一个政权争夺变革如“传舍”、人生命运飘泊如“转蓬”的时代;
六朝是汉族和南方少数民族在广大富饶地区吸收先进技术、转移五岳精灵、积极发展的时代;
六朝是船舶继路、商使交属、海洋文化兴起的时代;
六朝是一个蚕桑养织技术通过中东传入欧洲,罗马玻璃器皿顺势传入中国,东西方有特殊交流的时代;
六朝是印度宗教哲学和思想信仰的初传人,早于中原的京(今Xi安)、洛(今洛阳)在江淮地区蓬勃发展。许多外国僧侣和讲经者来到建康。北京有许多佛教寺庙,翻译了大量的佛教经典,深刻影响了中国当地文化的时代;
六朝是一座北京大师遍布宫殿的房子,人口飙升至28万户。城厢方舟结司,唱(音兆,意为桨)转枢(音股,意为车轮中心部分),市朝街市溢出,器用万端,手工商业领袖(音列,意为相等)。)在长安和洛阳这两个北京,世界雄厚;
[img]45315[/img]
六朝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矿冶、炼钢、机械、造船、纺织、烧瓷等行业取得巨大进步的时代;
六朝是儒家、形而上学、历史、文学教学,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分支大学,第一次文学地位与经典、儒家、道教、释放相互排斥、相互吸收,士大夫挥舞(音主,意思是佛尘),相互困难,学术空气自由活泼,学者举止开放,浪漫时代;
六朝是一个笔、墨、纸、砚都齐全的时代,纸最终取代了竹木简册,书法成为一门艺术,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
六朝是一个开始喝茶,逐渐传播到北方的时代,成为唐朝的“国饮”,传播到周边国家。
斗争残酷
在汉唐两大帝国之间,有了这个“六朝”,除了西晋几十年的短暂统一外,六朝和北方的一些汉族或非汉族政权形成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过去的历史学家和历史学家坚持“夷夏之争”和“正朔与恶棍的区别”的心理和历史观,也讨厌战争的破坏和“蛮族”的喧嚣,强调了这段历史的黑暗面。
事实上,在当时世界的棋盘上,只有西方的罗马帝国和东西方之间的波斯王朝才能与创造历史的力量相比。在中国,与东晋对峙的北方“五胡十六国”只有三个非常小的汉族政权:前凉、西凉和北燕,其余13个属于鲜卑、匈奴、摩羯座、羌族和彝族的统治者。他们都承认南方汉族政权的正统地位,在不疏远的频繁接触中表示不满、嫉妒、尊重和嫉妒。为了争夺政权成为皇帝,在异族、统治势力和父子兄弟之间不断进行血腥的杀戮和斗争。
吴国共有4位皇帝,其中2位死亡(孙权、孙休)、1位死亡(孙浩)、1位自杀(孙梁)。此外,孙健在战争中被射杀,孙策被暗杀;东晋有11位皇帝,其中7位死亡,1位死亡,1位死亡,1位被绞死,1位被妃子闷死,1位死于愤怒;南宋共有9位皇帝,其中3位死亡,1位死亡,内战中被杀的五个;齐朝共有7位皇帝,其中3位死亡,2位死亡,2位被赶下皇位后被谋杀;梁朝有6位皇帝,其中1位在内乱中被软禁饿死,2位被压死,1位被绞死,1位被沉杀,1位被废除后被谋杀;陈朝共有5位皇帝,其中3位死亡,1位死于国家死亡和俘虏,1位死于内战中。
虽然东晋和南朝相对稳定,战争比北方少得多,但它们仍然遭受两次大规模战争:一次是东晋末年的孙恩和卢循起义。孙恩是琅琊(今句容市北)人,士族,世奉天师道,于隆安三年(399年)起义,两三次从海上登陆进攻江南最富有的三吴八郡。孙恩去世后,他的妹夫卢继续担任领导人,前往广州和豫章,最后前往交州。他在义熙11年(415年)的战败中死亡,20多万人在17年前后死亡。起义动摇了东晋政权的统治基础,加速了东晋政权的衰落。第二次是侯景之乱。侯景是朔方(今内蒙古包头东北)人,羯族,大统十三年(547年)降梁,次年与临贺王萧正德勾结,举兵叛变,攻破建康,梁武帝萧衍饿死。他先立简文帝萧纲,然后像张王萧栋一样废除萧纲,然后废除萧栋自立。被陈霸先、王僧辩多次攻破,逃到海上,然后被羊坤杀死。侯景天性猜疑,专门杀人,建康城,一度死尸塞路,无论死不死,都积聚焚烧,臭气可闻10多里。长江下游地区从548年到551年前后4年遭到极大破坏。
唐代《建康实录》记载了哪六个朝代?为什么统称为[六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