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汉灭亡这么快?一般认为,西汉死于腐败和外戚政治,但这不是根本原因。真正的根源在于“儒家宗教化”和由此产生的扭曲价值观!自汉元帝以来,西汉开始重用儒生,但“儒生政治”并没有给大汉带来清明繁荣。相反,正是一群毫无用处的儒生,使汉朝无法在辅政下安居乐业,将汉朝帝国带入了不可挽回的境地。让我们给你一个详细的介绍。让我们看看!
[img]45155[/img]
当时的社会现状是,进出朝廷的大部分都是名儒出任丞相,很多都是可以称之为“儒家”的学术大师。如果你读得不够好,即使你住在朝廷,你也会被嘲笑。即使是一些靠自己能力一步步努力到中央的官员,如果得不到“儒家”的认可,也只能蒙着脸和尾巴做人。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汉成帝时期,有一位总理叫薛宣。这个人从一个普通的小官员开始,就以出色的政府能力成为了总理。然而,薛宣书读得不够好,一直被人看不起。连皇帝都鄙视他,下面的官员都鄙视他,好像他是宰相。
崇拜儒家思想并不是一件坏事,但以儒家思想为障碍形成利益群体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癌症。更重要的是,这些被奉为神的支柱一个接一个地堕落成不道德、不能相信奇怪力量和混乱神的“神”,完全放弃了儒家道德修养最基本的宗教。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居庙堂之高的儒生是谁做了什么?汉元帝时期的丞相萧望之匡衡汉成帝时期的丞相张禹翟方进汉哀帝时期的丞相孔光汉平帝时期的丞相马宫。这六个人都是学术界的“一代大师”。他们具有政务能力低下的共同特点。萧望之被宦官石秀打死,匡衡多次做出误国误民的决定。张禹一生中什么也没做。翟方进一生热衷于政治斗争。孔光只知道奉承皇帝的马宫是未知的。朝政掌握在这样一群人手中,持续了50多年。
[img]45156[/img]
能力低下并不意味着除了萧望之外,其余的都是德行不足的人,甚至可以被列为卑鄙的恶棍或奸臣!比如匡衡,一个因为“凿墙偷光”而文明后世的励志少年,坐在宰相高位后,不断打压迫害忠臣干官,却做出偷国土的活动!张禹一生中做两件事,一件是享受,另一件是拥抱金钱。孔子后人孔光为迎合汉哀帝,毫不犹豫地参与谋杀忠臣王佳!
西汉是在他们的治理下,朝政不彰,世风日下,吏治腐败,民生衰落的局面。可以说,他们是汉帝国的一群蛀虫。他们的罪行是不可避免的!
但为什么这样一群自称孔圣人门徒的伪君子被视为半个世纪的国家栋梁?这与西汉中后期儒家宗教化的倾向密不可分。由于统治需要大力弘扬儒学,汉武帝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汉武帝对儒学的推崇与一个人有关——董仲舒。他的天人三策直击社会要害,打动了汉武帝的心。董仲舒的“天人三策”还夹带了一个“副产品”—天人感应理论。
一般来说,所谓“天人感应”有两层含义:一是“天”可以感知“人事”,二是“天”可以“预言人事”。不管你做了什么,你都知道你不能欺骗上帝。如果你做了好事,上帝会用“吉祥”来表扬你。如果你做了坏事,上帝会用“灾难”来警告你,甚至惩罚你!从初衷上讲,“天人感应”具有积极意义。
董仲舒的初衷也是以“命运”为幌子约束不受限制的皇权。在整个“天人三策”中,“天人感应”是儒学浩瀚无边的学术海洋中的从属地位,是沧海一粟。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种“天人感应”竟然像一颗变异的种子,在西汉末年成长为一种毒瘤——预言纬度理论,将儒家主流带入宗教化的岔路口,无法控制地推翻了西汉行驶了200年的火车!
西汉不是因为腐败和外戚政治而死的?那么真正的根源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