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唐朝和印度的外交关系是什么?事实上,这并不是盲目的和平

唐朝繁荣昌盛,与周边国家有外交,印度就是其中之一。与此同时,与印度并不是盲目的和平,而是发生了战争。下面是一个详细的介绍,让我们来看看!

[img]44527[/img]

和平

据《大唐西域记·卷五》记载,贞观时期,唐僧陈玄奘在印度学习了十多年,引起了北印度一位国王的注意。这位国王是北印度戒日王朝的先驱,也被称为戒日王。

印度戒日王告诉远道而来的唐僧他所知道的唐朝:“我听说你的天子叫秦王。他年轻时见识渊博,长大后英明神武。此前,天下大乱,国家分崩离析,战争频繁,生物涂炭。你们的秦王早就有远谋大略,兴慈悲之心,救苍生,平海内。其风俗教化和大德恩泽遍布国内外,四方仰慕称臣。人们非常感激,所以他们演唱了《秦王破阵乐》。我们听到他的赞美已经很久了。他的盛德声誉是真的吗?大唐国是指秦王的国家吗?”

这句话透露,戒日王仍然了解隋唐时期的政治和军事形式。他知道隋末天下混乱,秦王李世民是唐朝的先驱之一,他年轻时就开始工作。在隋末的纠纷中,他以自己的英明神武平定了群雄,在建立唐朝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更有趣的是,他还知道贞观时期流行音乐排行榜上有一首歌叫《秦王破阵乐》。当然,通讯手段毕竟是有限的,戒日王对李世民身份的理解还停留在秦王的封号上。

说起李世民,戒日王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事实上,李世民和戒日王也经常派使者互动。

晚年,李世民开始追求长生不老,吃丹药。李世民对古印度方士的到来非常高兴。他们礼貌地对待对方。他们被邀请到金彪门宫准备丹药。命兵部尚书崔敦还率领一群人协助古印度方士炼丹。

[img]44528[/img]

战争

贞观22年(646年),王玄策作为唐代使者前往印度。伏帝阿罗那篡位,劫持唐使。王玄策独自逃到吐蕃,借吐蕃军和尼泊尔军前往印度。连战三天,印度军大败。唐军斩首3000多级,淹死了约1万名印度士兵。阿罗那顺弃城逃跑,副使蒋师仁赶上并俘虏了他。这场战争俘虏了12000名男女和3000多名牛马。

人物延伸

戒日王(589-647年)、印度戒日王(606-647年在位)、戒日王朝的创始人、印度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他是印度历史上著名的国王、剧作家和诗人,最后一个统一了北印度的本地国王。他的统治时期是印度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

他是继古多王朝之后统一印度的著名国王,曾多次派使臣与中国唐朝通好;唐太宗还派王玄策等人多次使印报聘。在他统治的40多年里,北印度相对稳定繁荣。帝国死后,开始分裂,王朝林立。戒日王是印度戒日王朝的建立者,是印度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他对中国人的熟悉主要是因为玄奘西游,他也是印度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皇帝之一。


唐朝和印度的外交关系是什么?事实上,这并不是盲目的和平唐朝和印度的外交关系是什么?事实上,这并不是盲目的和平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