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灭陈前,户数650万,口数33579000,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img]44232[/img]
隋朝杨帝大业五年(609年),学者认为实际人口略高于官方统计数据,隋朝人口峰值应在5032万左右,因为学者认为浮客、部曲、奴隶、客女、官方账户、工匠、乐户、租户等大量未纳入户口统计的人群。
南北朝以后,杨光带领隋朝军队突破了所有敌对者的国都,帮助父亲杨坚建立了隋朝。之后杀了兄弟杀了父亲,坐上了皇位。但杨光上任后不久,整个隋朝的统治只持续了23年,就被李世民统帅的百战精兵摧毁,随后建立了唐朝。隋朝虽然是短命王朝,但绝不能认为是因国弱而死。事实上,唐朝在隋朝灭亡后不久就建立了贞观盛世,隋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
@ 我们可以看看最作为国力衡量标准的人口。根据《隋书》,当时全国注册人口近5000万。而这个数字,在当时门阀家族肆意储存奴隶、歌姬、家丁、房客等隐藏人口的情况下,只有少数。因此,仅从人口的角度来看,隋朝就可以被称为当时的超级大国,国力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弱。
隋末大乱后,战争流离失所的人,到唐朝初建时还剩多少?北宋时期的《册府元龟》明确记载,唐初的人口从隋朝的800万户锐减至200万户,整整减少了600万户。按照古代常见的“一夫五口,治田百亩”来计算,这就是整整少了3000万人。北宋史书上的记载也符合《中国人口通史》中少了3500万的说法。
[img]44233[/img]
然而,仅仅十多年,真的会导致这么多人死于军事灾难吗?如果没有,那么多人去了哪里?许多人说,战争是非常具有破坏性的,所有这样的人口都死于战争。但我们可以看到,隋朝以前的战争更加频繁,持续了200多年。即使根据最保守的计算,当时中国土地上的人口也超过了3000万。
如果真的是战争,死了这么多人,至少会在历史资料上留下一些记录。事实上,隋末唐初人口差异如此之大,根本原因是很多人没有去官服登记。这种情况也发生在秦末汉初。每次王朝变迁,深感战争的人都会逃入山林。只有当世界重新安定下来,人们才会慢慢回归社会。
李世民成为皇帝后,贞观之治在短时间内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有更多的人隐藏在民间。他们既不纳税也不纳粮,民间经济活力更高。然而,这种人们隐藏户口的情况也导致了国家财政的短缺,这让皇帝和大臣们不禁想:纳税人去了哪里?
为了解决缺钱的问题,唐朝将财政权力下放给当地官员,以减轻国库压力。然而,这种下放权力的行为最终导致了唐朝从繁荣到衰落,甚至灭亡。安禄山作为范阳节的使者,能够在治理下赚钱,积累金钱和食物,成功发起了“安史之乱”。
唐朝初建时,因战争流离失所的人还剩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