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诗人。郭沫若和杜甫一起被称为中国诗坛的“双子座”,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他的诗思想深刻,有远见。盛唐时期难得匹敌。艺术性很高,个性特征显著。它在唐代很有名,但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到了宋朝却屡遭贬抑,这是为什么呢?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浪漫豪放的诗歌风格
@ 李白生活在唐朝的开元和天宝时期。这是唐朝的全盛时期。这是一个充满理想和进取精神的时代。国力雄厚,经济繁荣,社会环境宽松,唐代等级观念和士族观念薄弱。因此,唐代诗人事业精神强,向外努力,不太重视自我坚持。
[img]43395[/img]
@ 李白出生在西部一个富裕的商业家庭,他的孩子有更自由的教育。活跃的商业经济与保守的封建秩序相矛盾,商人的思想不受传统礼仪和教育的约束,因此李白的个性更加自由和不守规矩。他的诗歌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特点。例如,庐山歌曲:"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孤丘。"
第三,受屈原思想和艺术创作手法的影响,李白对其“骚怨”文学精神的认同,在创作手法上充分借鉴了屈原的艺术精髓,大量运用了比兴的象征手法、浪漫的想象力和雄伟的想象力。
@ 李白也深受庄子绝对自由和遗产独立思想的影响。他追求个人自由。一旦他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和打击,他就把自己的想法寄托在河流和山谷里。这种想法表现在诗歌中,如“举怀邀明,影成三人”、“不厌其烦地看着对方,只有敬亭山”。
由于上述原因,李白的诗歌自由浪漫主义风格已经形成。宋代人普遍倡导节日和自我约束的精神。李白诗歌的情感表达显然很难与这种克制的形式建立联系。
宋代理学的兴起,形成了崇尚性理、抑制文艺、重义理、轻辞章的正统文学思想和“以理学为精神底蕴”的文风。他们总是随时用道德理性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将其作为衡量事物的首要标准。诗歌的艺术风格受到道德理性的严格限制。
总的来说,宋代的诗歌学习比缘分更重要。宋人论诗,虽然也提倡“吟诵情感”,但往往有“发情止礼”的限制,有意识地抑制激情。宋人的自我约束与李白极端的自由浪漫主义完全背道而驰。因此,李白的诗首先在风格上很难被宋人接受。
[img]43396[/img]
二、与儒家思想的矛盾
宋代理学是以儒家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思想内容的基本观点受到儒家思想的极大影响,主张“温柔诚实”和“言行”,反对过多的怨恨。李白的诗歌大胆而充满战争精神。例如,《梁甫吟》、《告别》等诗歌充分反映了这首诗的特点。
此外,李白的思想体系来源复杂,广泛接受各种学校思想。“五岁背六甲,十岁看百家”。他也有儒家思想,但只取其积极用世的一面,抛弃了儒家的迂腐和教条。比如《嘲鲁儒》:鲁老传五经,白发死章。问经济政策,茫如烟。这首诗是通过嘲笑儒家老人读死书而不知道如何运用它来反映他的儒家观点的。
李白特别欣赏道家老子“成功退休”的思想,并将其视为生活原则。这也与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的思想相矛盾。李白还改变了庄子的自由主义思想,从最初在封建势力面前的悲伤和绝望,到追求个人自由、对封建礼仪束缚的不满和抵制。他注重自由和平等。这也与儒家“君君、臣、父、子”等级森严有序的思想不同。
他还选择了唐代流行的游侠观念。他钦佩游侠“不屈不挠、不干人”和“成功不受赏”的精神。如果他不告诉游侠政治原则,他就不会接受。李白称赞游侠,主要寄托自己既想建功立业,又不想被束缚的理想。因此,李白的游侠是李白化的游侠,这体现在他的诗《侠客行》中。@ 李白根据自己的气质和理想需要,自己的制度思想和宋人独尊儒家思想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三、诗歌体裁演变带来的差距
李白创作了许多古代诗歌和旧题乐府,而唐朝是一个崇尚近代律诗的时代。虽然李白的诗歌风格高雅,气象浓郁,文笔优雅,但后人总觉得他的诗歌风格变化不大,内涵的诗歌知识也不多。他们“很容易听到”,所以他们没有把它作为经典来学习。
为什么像李白这样的天才诗人在宋代屡遭贬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