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词国皇后,词压江南,文盖塞北,让无数英雄竞折腰。她出生在北宋,却被后人称为南宋诗人,一场“靖康之乱”生生地将她的人生分成两半。1127年,金国南攻占北宋国都东京,徽钦二宗、后宫妃嫔、皇室贵臣3000多人,被金兵带走。然后宋高宗继位,仓皇南逃,北宋灭亡,南宋开始。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当时,李清照跟随丈夫赵明诚到江宁(位于南京)知府任职。在路上,看着逃跑的李民、大臣和士兵,他们不禁感叹“南渡衣冠思王导,北方消息欠刘坤”。她深深地觉得,宋朝缺少像王导和刘坤这样的好将军,所以她会在金兵的铁蹄下失败。她对宋朝的极端失望,但让她更不满意的是她丈夫赵明诚的行为。
[img]40753[/img]
当时赵明诚是江宁的知府,按现在的说法是市长兼军区副司令。不幸的是,赵明诚不懂“在其位谋其政”,他一心只想着自己的金石收藏。1129年,御林统治官王毅准备发动叛乱。赵明诚的手下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向他报告了这一点。但赵明诚陶醉于金石,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果不其然,王毅发动兵变,幸好下属早就准备好了,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叛乱结束后,下属想向赵明诚报告,却找不到别人。
事实证明,在叛乱开始时,赵明诚听到了两个手下的声音,用绳子,利用夜晚,从城里掉了出来,独自逃跑。那时看见赵明诚城而逃,我想起了另一个夜晚出城的人——烛之武。那一年,郑国被秦晋围困,蜡烛之夜独自出现,深入敌营,用三寸不烂的舌头说服晋国退军,解决了郑国的燃眉之危。然而,赵明诚夜以继日,却为了逃跑,扔下一个城市的人,真的浪费了圣贤的书,没有一半的骨气。
后来,赵明成逃离了朝廷的职位,知道丈夫行为的李清照既愤怒又羞愧。她跟着被罢免的丈夫去了江西,经过乌江,想起了西楚霸王项羽。与今天的南宋君臣和懦弱的丈夫相比,她写了这首古老的绝唱《夏天的绝句》。整首诗如下:生活是一个杰出的人,死亡也是一个鬼魂和英雄。到目前为止,我想到了项羽,拒绝穿越江东。
大丈夫活着的时候,要做一个英雄,为国家奉献,死的时候要为国家捐躯,成为鬼中英雄。就像项羽一样,她宁愿死也不愿过江东。李清照用20个字表达了她对南宋和丈夫逃跑的强烈不满。纵观整首诗,没有女儿的态度,反而比普通男人更有气场。
[img]40754[/img]
“生为人杰,死为鬼”什么是人杰?汉高祖刘邦曾说张良、萧何、韩信是三大人杰,他得天下,全靠这三个人。屈原的《国战》中最早出现了“鬼雄”:屈原为悼念战死战场的士兵们所做的,“身既死,神以灵,子魂魄为鬼雄”。李清照是一个没有力气绑鸡的闺房女人,但她就是这样一个被称为“婉约”的娇嫩温柔的女人,却大声说自己想成为“人杰鬼雄”。有多少男人能比得上那种凛然的风骨和浩然的正气?
项羽被刘邦包围,四面楚歌,当他杀出重围,来到乌江边时,只剩下28骑了。那时乌江亭长为他准备了一艘船,劝他渡江,江东虽小,还有几十万人,足以称王。然而,当项羽离开江东时,他带了8000个孩子。现在没有人还活着。即使江东的父亲和老人愿意尊重他为王,他也无耻地面对着他。此外,这不是他的大丈夫所做的。他拒绝了乌江亭长的建议,下马冲进敌人,杀死了数百人,最后自杀了。
后人不肯过江东项羽,众说纷纭。杜牧有一首诗:“江东的孩子很有才华,卷土重来是未知的”。他为项羽拒绝过江东感到遗憾;王安石说:“虽然江东的孩子今天在那里,但他愿意和国王卷土重来。”。他认为即使项羽通过江东,也可能无法改变任何事情。他们只是客观地分析了项羽过江东的结果,在这里,女诗人欣赏项羽拒绝过江东的英雄气节。不是“不能”,而是不想,不想,这是一种“士可杀不可耻”的英雄气概。
与宋朝王室相比,项羽确实是一位不屈不挠的真正英雄和英雄,不顾人民的死亡和祖先的基础,抛弃了中原的美好河流和山脉,退守南方。能写出如此坚强的纸背和慷慨的诗歌的李清照也是一个女人。
为什么李清照被称为词国皇后,对丈夫赵明诚的行为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