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朱允炆继位后停止了一些严格的政策,但朱棣为什么还会造反呢?

作为明朝的第二任皇帝,建文帝朱允文在位四年后就被自己的叔叔朱迪拉下了皇帝的宝座。从他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来看,朱允文在治国方面确实是一位善良的国王,那么朱迪为什么要叛逆呢?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img]37167[/img]

作为皇帝,建文帝继位后,确实改革了朱元璋时期的一系列严格政策。例如,在法律方面,朱元璋在位期间不仅实施了严格的法律,还用“专利”补充了法典,并用“名单”发布了典型案例。建文帝继位后,这两点都被禁止和停止。

另一个例子是,在税收方面,洪武朝的一些过度税收被减免,其中最重要的是减少江南的过度土地税,特别是富裕的苏州和松江。虽然这种做法已经出现在洪武朝,但建文帝继位后无疑会更加努力。@ 建文帝还限制了佛教和道教所拥有的免税土地,减轻了人们的不满。

从一系列政策改革的角度来看,建文帝可以说是一位善良的君主,这不仅是建文帝自身性格的原因,也是他最喜欢的黄子成、方孝茹和齐泰的功劳。毕竟,这三位是传统的儒家学者。然而,朱云文正在对待分封在世界各地的叔叔们,即使他不那么善良。

[img]37168[/img]

让我们回顾一下建文帝从建文帝继位到朱棣起兵的所作所为。

1、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死前,他命令徐梅殷辅助新君,并命令皇太孙朱允文继位。

2、年仅21岁的洪武31年闰5月16日(1398年6月30日)继位。

3、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7月,建文帝朱允派李景隆突袭逮捕朱瑶,并将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废为普通人,迁往云南蒙化。

4、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十二月,朱允炆任命工部侍郎张冰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指挥使。不久,他命令首都督宋忠驻开平驻军,并将北平原隶属于燕王管辖的军队调走。

5、建文元年(1399年)正月,燕王朱迪派长史葛成到朝廷演奏。朱允文趁机收买了他作为燕王府的回应。葛成回来后,被朱迪注意到。之后,朱迪亲自进入朝廷进行测试,意识到朝廷对自己很警惕。回到燕王府后,他以生病为由闭门不出。建文帝把他的三个儿子放回了北平。

6、建文元年(1400年)4月,建文帝再次削齐王、湘王、代王,三王先后被废为普通人。湘王不堪受辱,全家自焚;齐王软禁南京;代王软禁大同。

7、建文元年(1400年)6月,建文帝砍岷王,废为妾,迁漳州。同月,燕山百户倪亮写道,燕王朱迪与于谅、周铎等人密谋造反。朝廷下令将于谅、周铎抓获到京师处死,并下令谴责朱迪。朱迪开始装疯了。他欺骗了张敏和谢贵,但他被长史葛成戳穿了。

8、建文元年(1400年)7月,朱棣派使者到京师演奏。结果,使者被齐泰逮捕审问,被迫供认朱棣为反罪。因此,朝廷下令张敏和谢贵逮捕燕王府的官员,张鑫逮捕了燕王本人。7月初四,接到密旨的张冰和谢贵率兵包围燕王府,却不知道张信已经提前告诉朱迪此事。朱迪用计划逮捕了张冰、谢贵、葛成和卢振,并处死了所有四人,然后开始反叛。

如上所述,虽然建文帝在政治上表现出了善良的一面,但他对叔叔们开始时却非常残忍。朱元璋去世一个多月后,他就开始了周王朱尧。

从朱棣起兵前的迹象来看,朱棣显然是一步步被迫谋反的。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正是建文帝自己的削藩打破了朱元璋留下的稳定布局,给了朱棣起兵谋反的机会。

[img]37169[/img]

1、朱迪完全被迫造反。从上述情况的发展来看,朱棣一开始就有谋反之心显然是不可能的。朱迪从建文帝开始就小心翼翼地避开了诸侯。毕竟,周王朱尧被削减了,他被第二个儿子朱有告发谋反,这也被认为是“证据确凿”。直到长史葛成出现异常情况,朱迪才意识到事情并不简单,但此时他仍然选择假装生病以避免怀疑。然而,随着齐王、湘王、戴王和岷王相继被削减,朱迪意识到建文帝原本打算削减诸侯,但此时,他只能选择假装疯狂,以挽救全家的生命。然而,由于长史葛成的叛变,假装疯狂的行为最终宣告失败,而将于谅和周铎的死让朱迪意识到朝廷已经决定对自己开始,这让他下定决心为叛乱做准备。然而,在这个时候,他所能依靠的只是燕王府的800名私人士兵。如果张信没有及时报告信件,朱迪想要成功,事实上,希望是极其渺茫的。

[img]37170[/img]

2、建文帝愚蠢的削藩策略。事实上,朱允炆削藩的举动并没有什么错,毕竟朱棣登基后也采取了削藩的策略,但在战略选择上,朱允炆却有些离谱。要砍藩,要么用怀柔手段,比如朱棣,先砍兵权,再罢王权,这样诸王的反应可能就不会那么激烈了。要么雷厉风行,从声誉最高、军队较多的诸如燕王、宁王等诸侯王开始,只要他们赢得了这些实力雄厚的诸侯王,剩下的就好办了。然而,建文帝不仅在削藩顺序上犯了错误,还想“证据确凿”。更可笑的是,选择的大部分原因都是谋反。朱元璋只死了几天,全世界的王子都会造反。你的建文皇帝太失败了,湘王直接用家人的自焚给了建文皇帝一记响亮的耳光,让世人心寒。相反,他为朱迪起兵造势不小。

3、建文帝给了朱迪活动空间。朱元璋虽然大封诸子为王,但根据朱元璋的安排,诸王之间形成了微妙的约束关系。以朱迪为例。当时东北有辽王,北方有宁王,西方有谷王、代王、晋王,南方有齐王、鲁王、周王。这些王子不仅都是实权王子,而且大部分都有带兵出征的经历。在这种情况下,朱迪想要成功谋反。然而,在建文帝削藩的时候,周王、齐王、代王先后被砍掉,谷王被囚禁,辽王被召回南京。此外,晋王朱、鲁王朱檀已经去世,宁王自己也难以保护。在这种情况下,朱棣失去了约束,获得了巨大的活动空间。

如上所述,在朝廷的压力下,朱迪别无选择。俗话说“愿意割伤,敢把皇帝拉下马”。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更何况,现在有了这么大的活动空间,朱迪可能没有力气起兵,朱迪也不会坐以待毙。


朱允炆继位后停止了一些严格的政策,但朱棣为什么还会造反呢?继位后,朱允桢停止了一些严厉的政策,但是朱棣为什么还要造反呢?

,,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

  • 纵欲时代:明朝历史上最难得的模范夫妻?
  • 明朝是一个纵欲的时代。朱元璋开国以来,发动了建妓院、增税的“革命”,鼓励土豪劣绅召妓嫖娼。从此,明朝进入了放荡放纵的时...

  • 揭秘:明朝真正让朱允炆失去江山的人是谁?
  • 说到方孝茹,我们会立刻想到一个词——忠臣。作为建文帝的得力助手,他为建文帝的失败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的,作为一个资深儒家...

  • 齐泰是谁?齐泰是怎样的人?齐泰最后有何结局
  • 齐泰作为洪武帝和建文帝时期重臣,特别是建文帝时期,齐泰支持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更是备受重用。建文初年,齐泰与黄子澄同参...

  • 揭开朱元璋的吃口 小时候挨家挨户讨豆腐吃
  • 朱元璋和“珍珠玉白玉汤”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名字。有点不同的是,在著名相声演员刘宝瑞的单口版中,他在去世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