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大宋朝,似乎已经成为无数人心中的一种隐痛。有一张好牌,一手兵多将广,钱足粮丰,却陷入了被欺负的困境。然而,你有没有想过大宋从什么时候开始患上这种无望的“软骨病”?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img]37036[/img]
到了太宗皇帝赵光义,虽然比不上太祖的雄伟战略,但至少发动了两次浩浩荡荡的北伐,与辽人作战也丝毫不畏惧。
然后呢?轮到宋真宗赵恒了。仔细看看真宗在位25年来做的最令人鼓舞的事情就是禅渊战争。然而,宋军终于赢了一场比赛后,他委屈地签署了禅渊联盟,开启了拿钱消灾的风。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原本威风凛凛的大宋,开始在“软柿子”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虽然宋真宗在历史上的声誉不是很好,但他的自我感觉很好,一直吹嘘“明君”。因此,他的大部分“聪明行为”最终成为了后代的笑柄。
[img]37037[/img]
先来看看真宗年间的“蝗虫自杀事件”。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夏季,许多地区爆发了大规模蝗灾。人们抱怨,当地官员束手无策。这似乎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来展示他的聪明才智。然而,真正的对策并不是那么“聪明才智”。他在做什么?邀请了大量所谓的“神仙道士”开始施法。
蝗虫选择在太湖集体自杀
就连孩子也知道如何区分真假。然而,“简单”的宋真宗却相信了这一点,认为他的虔诚感动了上帝。
再举一个例子,是真宗年间开展的“官场整治行动”。
[img]37038[/img]
不要误解,这一行动的主要任务不是打击贪污和浪费法律,而是解决大宋冗余官员的问题。众所周知,宋朝不仅重文轻武,而且对文官采取了官职分离。可以想象,在这样的制度下,有很多素食主义者的角色。
在真宗即位后不久,沉重的工资负担和各级官员蜗牛的一般效率让真宗觉得有必要采取行动。然而,当真正采取措施时,真正的老问题又出现了。什么?毛毛躁狂,不顾后果,竟然一口气“砍掉”了19.5万名官员。
我不得不说,这太不耐烦了。你辞去了所有的官员。谁为你工作?因此,它不仅未能解决冗长官员的问题,而且引起了士族的强烈反对。第二年,冗长官员的问题开始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可怜的真宗,虽然想法不错,想做点政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但说实话,这样的执政水平真的是无法恭维的。
因此,大宋在真宗良好的自我感受中越来越偏颇。政治越来越混乱。真宗死后,刘皇后的专权甚至出现了;军事也越来越弱。自从禅渊之盟以来,大宋似乎爱上了这种求和的舒适,在“软骨病”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宋朝从什么时候开始患上这种没救的软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