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蜀汉后主刘禅昏庸,但大多数人认为,如果不是宦官黄浩劝刘禅投降,刘禅就不会这么早开门投降大晋。可以说,刘备和诸葛亮这一代人的辛勤劳动毁在了黄浩手中。
然而,当黄浩在董允死后逐渐得到刘禅的信任,并与陈志一起干预政府时,并非没有人能控制他。至少当时,诸葛亮的后裔姜伟和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一定有能力对付黄浩,但为什么他们俩最终都没有开始呢?下面是详细的介绍,让我们来看看!
[img]35795[/img]
要知道当时的蜀汉绝不是表面上的和谐。作为宦官,黄皓竟然在刘禅的宠信下一跃成为奉车都尉,掌皇帝乘车,天子近臣名副其实。在这种情况下,黄皓开始利用近臣的身份拉帮结派,逐渐控制朝政。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名声不错。除了诸葛瞻,黄皓真的很难,但姜维一直是黄皓排斥的对象,所以他经常在刘禅耳边说姜维的坏话。虽然刘禅知道姜维是人,但他还是在他们不死的时候做了一个和事佬,让黄皓向姜维道歉,但这无疑是对他们关系的火上浇油。诸葛瞻临终前也认为自己没有除去黄皓是他的错,可见他早就有了铲除黄皓的想法。
[img]35796[/img]
那么黄浩到底有什么能力呢?他能从一个普通的宦官一路成长为天子近臣,最终让蜀汉后期掌权的人姜维和诸葛瞻不敢对他动手?诸葛亮生前曾对刘禅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倾也颓废。“这表明诸葛亮早就看到了刘禅在蜀汉后期的危机。然而,由于诸葛亮死后,黄浩还年轻,诸葛亮自然不是这个人破坏了蜀汉的基础,自然也没有为他留下后手,这给了黄浩成长和发展的可能性。而且,虽然姜维和诸葛瞻确实有机会直接找到杀人的机会,但要知道曹操为了获得绝对权利,直接杀了汉献帝的岳父董成。按照这种方法行事,姜维和诸葛瞻担心自己会背负起千古争权夺势的骂名。正因为如此,两个人才没有用极端的方法去除黄皓。
不幸的是,直到蜀汉灭亡,两位持有蜀汉权力的大臣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他们只能看着黄浩变得越来越强壮,以至于姜伟最终不得不躲避黄浩,以避免随时可能面临的死亡灾难。不幸的是,蜀汉颓废了黄浩,最终灭亡了。
为什么黄皓干涉蜀汉朝政,姜维和诸葛瞻不把它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