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4年,这应该是对蜀汉影响最大的一年。今年,丞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这意味着蜀国进入后诸葛亮时代。值得注意的是,诸葛亮死后,汉中都督魏延被马岱杀害,这也是蜀汉的一大损失。诸葛亮、魏延之后,蜀汉后主刘禅自然会选择接替两人。一方面,就诸葛亮的职责而言,他基本上被蒋琏接替了。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去世,蒋婉被后主刘禅拜尚书令,并加行都护、假期,领益州刺史,再迁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
[img]35700[/img]
至于魏延的汉中都督职位,则由将军吴懿取代。公元234年,吴懿被任命为汉中都督,守卫汉中郡,并迁任车骑将军,授予节符,领雍州刺史,进封济阳侯。对蒋婉和吴懿来说,不仅在官职上获得晋升,而且在爵位上分别被封为安阳亭侯和济阳侯。那么,问题来了,蒋婉是安阳亭侯,吴懿是济阳侯。谁的头衔更高?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从官职来看,蒋婉显然比吴懿高。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因病去世,蒋婉被任命为尚书令。不久,他加入了所有的保护和假期,领导了益州的刺史,晋升为将军,录制了书事,并封为安阳亭侯。对蒋婉来说,成为蜀汉第一位将军。汉末三国时期,将军可谓武将最高官职,拥有执掌天下兵马的大权。相应地,吴懿所担任的车骑将军,距离大将军还隔着这个官职。
[img]35701[/img]
然而,在爵位上,反而是吴懿压蒋懿。安阳亭侯和关羽的汉寿亭侯一样,对蒋琏来说,都属于亭侯的档次。汉末三国时期,侯爵分为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其中,就关内侯而言,一般没有食邑,即只拿到侯爵的入场券。在此基础上,就县侯、乡侯、亭侯而言,通常是县侯的食邑最多,而亭侯的食邑相对较少。
与蒋婉亭侯相比,吴懿的济阳侯是一个县侯。即济阳侯的济阳,是指济阳县。济阳县,西汉初置,属兖州刺史部陈留郡;汉光武帝刘秀,出生于此;故址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东北。吴懿(?-237年),一作吴一,字远。兖州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所以,对蜀汉而言,吴懿被封为济阳侯,很有可能是吴懿出生在兖州陈留郡济阳县一带。
因此,很明显,吴懿的济阳侯是一个县侯,在爵位上明显高于蒋婉的安阳亭侯,后者是亭侯。所以,问题来了,蒋婉的官职高于吴懿,为什么吴懿的头衔相对较高?在我看来,这主要是因为蒋婉虽然是将军,但蒋婉在蜀汉朝廷更倾向于文臣。蒋婉在此基础上,战功较少,难以凭借战功获得更高的爵位。
汉末三国时期,爵位的高低不一定与官职相匹配,即官职不一定高的人,爵位一定高。另一方面,对一些武将来说,官职可能不高,但立功较多,也能获得较高的头衔。就武将吴懿而言,建安19年(214年)夏天,刘备平定宜州,拜吴懿为护军,娶了当时寡妇的妹妹吴为妻。所以,吴懿的妹妹吴氏嫁给了刘备,在蜀汉有着比较特殊的地位。刘备三年(223年)去世。五月,王子刘禅继位,改元建兴,吴懿被封为都亭侯。
[img]35702[/img]
对吴懿来说,刚开始获得的侯爵,也只是一个亭侯。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六年(228年),吴懿也随军出征。此后,吴懿在诸葛亮北伐期间被重用,取得了战功。建兴八年(230年),吴懿、丞相司马魏延在诸葛亮的命令下引军西入羌,攻击曹魏凉州。在这场战争中,吴懿和魏延大了黑曜石和郭淮。吴懿因功进封高阳乡侯,升任左将军。
@ 吴懿在爵位上立下战功,从亭侯进封为高阳乡侯,即乡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战斗中,共同立功的魏延,被封为南郑侯,南郑侯的南郑,指的是南郑县,即一个县侯。当时,魏延作为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手下,在爵位上已经超过了前者。诸葛亮在建兴十二年(234年)去世。吴懿被任命为汉中都督,并迁任车骑将军,授予节符,领雍州刺史,进封济阳侯。诸葛亮去世后,老将吴懿接任汉中都督。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和咽喉,一旦汉中失去,益州就会危在旦夕,汉中都督在蜀汉,自然是首屈一指的。
基于此,作为蜀汉第二任汉中都督,吴懿在爵位上被授予济阳侯称号,即县侯,这无疑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从后主刘禅的角度来看,诸葛亮死后,蜀汉的文臣武将可谓群龙无首,通过封赏来安抚群臣,是一种比较合理的策略。例如,在建兴12年(234年),诸葛亮死于五丈原,生命姜维次于魏延。然而,魏延不愿意听从杨毅的调度,带领军队率先撤退。姜维带领军队击退了试图追求的司马懿。回到成都后,姜维被任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封平襄侯。公元234年,立功的姜维被封为平襄侯,这也是一个县侯。而且对于蒋琏这位文臣来说,很难直接在战场上立下战功,只被封为亭侯。
蒋婉是安阳亭侯,吴懿是济阳侯。谁的爵位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