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古代杀头都要选择在午时三刻开始?

说到“中午三刻”,我们应该从我们古代的计时方法开始。在古代,一天24小时被分为12小时,以十二生肖动物为代表,更容易记住。这12个小时是:半夜、鸡鸣、平旦、日出、食物时间、角落、日中、日中、太阳、下午、日入、黄昏、人;相应的生肖属性为:子(鼠),12点为正点。

丑(牛)时,两点为正点;阴(虎)时,四点为正点;毛(兔)时,六点为正点;陈(龙)时,八点为正点;第三(蛇)时,十点为正点;下午(马)时,十二点为正点;不(羊)时,两点为正点;申请(猴)时,四点为正点;酉(鸡)时,六点为正点;徐(狗)时,八点为正点;海(猪)时,十点为正点。

[img]34287[/img]

古代常用的计时器主要是漏壶。一个昼夜分为100刻,每刻14.4分钟。这种计时方法比“日垩”计时要准确得多,不受夜间和天气变化的限制。在中国古代的计时中,漏刻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直到西方手表传入中国,漏刻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正如我们上面所说,在中国古代,两个小时是一个小时,子时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中午”应该在上午11点到下午1点之间,“三刻”应该是44分钟,“中午三刻”应该在11点到44分之间。

“中午三刻”接近中午12点。这时,太阳是空的,也是一天中阳光最多的时候。空气、大地等被阳光照射,进而大大提高了周围环境的温度。在古人眼里,这个时候是“阳”最繁荣的时候。古人认为杀人会产生“阴气”。被杀的人,不管有没有冤情,都会被相关人员缠住,比如判决官员、执法刽子手、监狱刑官等。,一定要在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这样才能压制“鬼”。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午时三刻”行刑的主要原因是此时“阳气”最盛,只有在影视剧和小说中才统一“午时三刻”行刑。

而且每个月都有“禁杀日”,一月中旬,每逢初一、初八、14、15、18、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不能执行死刑。此外,雨未晴也不能执行死刑。按照规定,一天只执行死刑的时间很少。以唐朝为例,一年只执行死刑80天。

[img]34288[/img]

事实上,“午时三刻”的行刑还有另一层含义。在“午时三刻”中,人们最“缺乏活力”。这时,他们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尤其是在夏天。在杀死罪犯的那一刻,罪犯可能会比其他时间少一点痛苦。这也充分体现了古代人文主义。选择“下午三刻”斩首囚犯也是对囚犯的礼物和理解,更能体现古代严厉惩罚下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信中国文化的宗教信仰并不丰富,但鬼魂等传说在民间和官家都很流行。“下午三刻”的行刑时间就是一个例子,“下午三刻”就是鬼因素造成的。


为什么古代杀头都要选择在午时三刻开始?为什么古代杀头要选择在午时三刻动手?

,,,,,,

  • 慈安和慈禧一起听政治 她若不死 慈禧哪容放肆?
  • 至于慈禧,恐怕大家都知道,但在晚清历史上,有一个人一直被忽视,她就是东太后慈安。 慈安16岁入宫,刚开始只是妃子,...

  • 解密:为什么孤独的英雄光绪一生中唯一一次笑?
  • 光绪34年1908年10月卧床生病。这时,慈禧也生病了。光绪在日记中写道:“我病得很重,但我认为佛陀(指慈禧)会死在我面前。如...

  • 乾隆皇帝是怎样处理贪污案的?贪污多少就被杀
  • 在养心殿乾隆帝办的另一件大案是王亶望贪污案。 王亶望,山西临汾人,江苏巡抚王师之子。亶望考取举人后,没有参加会试和殿试...

  • 揭秘:哪个皇帝失去了中国19个附属国?
  • 一个朝代到了末年,呼啦啦大厦就要倾倒了。不管皇帝怎么用尽全力,他都无法挽回潮流。他只能看着这个朝代在风雨中落花流水。 ...

  • 慈禧饮食讲究:分类摆放 一顿150道菜
  • 就这样,太后坐着,我们站着聊了一会儿。太后问我是否理解剧中的表演。我说我知道一切。她看起来很高兴。过了一会儿,她亲切...

  • 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之谜大揭秘 沈阳究竟有何优势
  • 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努尔哈赤在建都东京时,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在当时的东京城西南角修建娘娘庙;在东门里修建弥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