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汉朝以后晋朝以前的一段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政权相继出现。那么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只需要向诸葛亮要几千人。他为什么不敢尝试?让我们看看!
首先,诸葛亮认为连魏延都能想到“子午谷奇谋”,人才济济的中原也能想到。
诸葛亮是徐州琅琊阳都人。早年,他和叔叔诸葛玄一起去荆州,然后隐居隆中。虽然他从小就离开了中原,但他仍然对中原有所了解。他知道中原有很多人才,最重要的是有能力的人才。诸葛亮听到朋友徐舒、石韬在曹魏的官职,不禁感慨“魏殊多士邪,何彼两人不见用”。诸葛亮认为自己和徐舒、石韬人的能力差不多,但两人并没有被曹魏重用,可见曹魏人才之强。
现在魏燕可以想到从子午谷进军。诸葛亮本能地认为,占领中原的曹魏也应该能够提前想到并做出相应的安排。诸葛亮谨慎的态度决定了他不敢赌曹魏在子午谷没有准备好,也不敢采纳魏燕的子午谷阴谋。诸葛亮的理解是正确的。当时,曹魏占领了中原,人才雄厚,实力雄厚,无法与益州相比。
[img]27797[/img]
其次,诸葛亮认为,万一“子午谷奇谋”失败,对蜀军士气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若诸葛亮批准魏延从子午谷进兵,万一魏延带兵在子午谷被曹魏拦截,由于地形狭窄,全身难以撤退。蜀军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打败战争不怕,怕的是有军队全军覆没,这对一支军队的士气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若魏延在子午谷全军覆没,不是损失数千兵马的问题,将对蜀军产生更大的影响。当时蜀军大部分来自相对偏远的益州,天生敬畏中原。如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惨败,自信心会进一步打击。
比如诸葛亮第一次伐魏,信心满满,开局顺利。夺取三县后,只要能守住军事要塞街亭,就能在陇右站稳脚跟。如果诸葛亮在天水、南安、安定三个县彻底站稳脚跟,把这三个县当成自己的后方,精力充沛,就能解决诸葛亮伐魏粮草不足的问题,与司马懿作战,也许能成功。然而,在马苏失去军事街亭后,蜀军占据了劣势,诸葛亮只能撤退。
《三国志》:与魏将张合战在街亭,为合所破,士卒离散。亮进无据,退役归汉中。
[img]27798[/img]
在这场战争中,诸葛亮失去了街亭,失去了机会,不得不撤退。诸葛亮在街亭丢失的时候,也可以全身而退,以后再砍魏。如果魏延在子午谷遭受损失,据估计,蜀汉军队伤亡惨重,全身难以撤退。刘备夷陵之战损失惨重。经过多年的休养和休息,诸葛亮有能力发动对外作战。现在,蜀汉的每一个士兵,对诸葛亮来说,都是宝贝,不能轻易失去。
第三,诸葛亮认为,即使“子午谷奇谋”成功,也很难守住长安。
退一步,即使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成功,魏延和诸葛亮也很难在长安城下成功见面。当时长安属于大城市,是关中平原的中心,有重兵守卫。一般来说,攻城的兵力远远超过守城的兵力,从而形成有效的攻势,取得成果。
[img]27799[/img]
蜀汉军队有限,诸葛亮攻打魏军约10万人,魏延奇兵只有5000人,曹魏在长安军队约数万人。因此,军队不占主导地位的蜀军很难夺取长安。魏延的诡计是建立在长安手将夏侯真突然被蜀军吓跑的基础上的。事实上,这可能吗?这个概率高吗?
在古代,边防将失去城市和土地是死罪。即使他们跑回去,他们也会受到军法的惩罚。虽然夏侯是皇室亲戚,曹操的女婿,但他不是懦夫。他不会被成千上万的魏延军队吓跑,他大多会和诸葛亮军队在一起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只要魏明帝曹睿及时派出援军,就能救下夏侯牟,使长安转危为安。此时,诸葛亮应该头疼,他不得不面对曹魏的两面攻击,非常被动,很难撤退。
为什么诸葛亮不同意【子午谷奇谋】?恐怕有人会想到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