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如果魏延还活着,为什么说他大部分都是廖化的结局?

三国(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汉朝以后晋朝以前的一段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政权相继出现。那么下面就给大家带来关于刘禅投降前“魏延不死蜀汉不灭”的感受。这是真的详细介绍吗?让我们看看!

[img]27731[/img]

@ 魏延充满了冒险精神,可能比姜维更频繁地发动战争。

211年,牙门将魏延跟随刘备进川,东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在刘备称汉中王后的情况下,魏延因功被封为汉中太守,成为封疆独当一面的官员。他是一个能征善守的全能将军。比如他用“重门之策”,把汉中守得固若金汤,向主人刘备保证汉中万无一失。诸葛亮多次伐魏期间,魏延作为数一数二的将军,经常冲锋陷阵。比如公元230年阳溪之战,他打破了曹魏费瑶和郭淮,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再比如诸葛亮第一次攻魏时,魏延曾提出“子午谷奇谋”。他亲自带领精兵5000人,从子午谷直接带领长安,占领长安,与诸葛亮军队会见潼关。然而,魏延的冒险战略却被一向谨慎的诸葛亮严厉拒绝。诸葛亮追求他一步一步的战略,逐渐侵蚀曹魏。《魏略》记载如下:

亮以为这个县危了,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所以不用延迟。

[img]27732[/img]

很多人抱怨诸葛亮死后,姜伟多次伐魏。在演义中,他九次伐中原,在正史上,他多达十三次伐魏。然而,比姜伟更具冒险精神的魏燕比姜伟差。也许它会超过姜伟的伐魏次数,也有可能20次。蜀汉的国力无法与曹魏相比。如果继续发动战争,只会浪费人民和金钱,使国力越来越弱。

@ 魏延的性格和关羽一样孤傲,可能无法重用。

魏延善养士卒,勇敢过人,是军事奇才。然而,他很骄傲,就像关羽一样,“善待士卒,骄傲于士大夫”,被称为“小关羽”。换句话说,魏延与同事的关系并不太和谐,尤其是与长史杨仪的关系最差。即使魏延在与杨仪的斗争中获胜,他与同事的关系也不是很好,也未必能重用。没有重用的老将,能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关羽性格孤傲,得罪了刘备的“义子”刘峰。当他失去麦城时,他没有得到帮助。同样,魏燕也可能会像关羽一样结束。

[img]27733[/img]

@ 即使魏延在公元263年活着,也是和廖化一样的老将,行将就木。

众所周知,蜀汉灭亡于公元263年,距离魏延被杀234年已经29年了。这个时候,魏延即使幸运地活着,也是一个70岁左右的老将。打仗很费精力。一个70岁的老兵跟不上他的体力和脑力。他已经到了退休养老的年龄。

如廖化,在关羽失麦城,被东吴俘虏后,他侥幸逃回益州。诸葛亮去世后,廖化一直与姜维作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作战正常,在战场上表现不佳。然而,他身体健康,直到蜀汉灭亡的那一年。俗话说“蜀中没有将军,廖化为先锋”,说廖化太老了,蜀中新一代将军很少。他不得不勉为难,多次在战场上战斗。

景元五年(264年)春天,70多岁的廖华跟随后来的刘禅,应司马昭的邀请,不得不去洛阳。因为廖华太老了,又担心蜀汉的亡国,他中途去世了。如果魏延活着,他大多是这样结束的。见证了蜀汉的亡国后,他在忧虑中死去。《三国志》记载如下:咸熙元年春,洛阳化、预俱内迁,道病卒。


如果魏延还活着,为什么说他大部分都是廖化的结局?如果魏延还活着,为什么说他大部分都是廖化的结局?

,,,,,,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东吴四英将军之一:鲁肃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物?
  •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每个人都认为鲁肃是一个胆小的人。在草船借箭和东风舌战群儒家思想是诸葛亮的追随者,在单刀会议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