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汉朝以后晋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政权相继出现。那么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刘禅是否真的无能。我们来看看!
首先,年轻的刘禅一直生活在刘备和诸葛亮的阴影下。刘备在世时表现出了成就的雄心壮志。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毫不犹豫地牺牲了自己的家庭。在徐州和荆州,刘备几次只关心自己的生命和家庭的生命。面对这种情况,刘禅终于在家庭的裂缝中生存了下来,没有放弃自己或憎恨父亲,这并不容易。
刘备去世时,刘禅已经17岁了。此时,蜀汉的权力已经被诸葛亮控制。虽然诸葛亮从未篡改过自己的想法,但他对刘禅的态度完全像是教育孩子,这在《教师表》中尤为明显。诸葛亮一再要求刘禅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整篇文章都是价值观的强制灌输,没有考虑刘禅作为皇帝的威严和幸福。更何况刘禅还是一国之君?然而,刘禅非常关注整体情况。总的来说,他维护了诸葛亮的宰相地位,基本上没有过多干预诸葛亮的北伐,这也反映了刘禅宽广的胸怀。
第二,刘备诸葛亮死后,刘禅交出了优秀的成绩单。刘备白帝城托孤时,认为刘禅没有治国能力,于是告诉诸葛亮如果可以辅以,如果不是天才,君可以自立为成都之主,诸葛亮五丈原去世时,也悲观地认为蜀汉死后很难长久。说白了,刘备诸葛亮对治国的方式方法一直有狭隘的傲慢和偏见,完全低估了刘禅作为一代皇帝的独特优势。
那么,当诸葛亮去世时,刘禅已经28岁了。从那时起,刘禅交出了什么样的成绩单?从时间跨度来看,刘备控制蜀汉只有两年,诸葛亮控制蜀汉只有11年,刘禅控制蜀汉只有29年。换句话说,刘禅一个人维持了蜀汉近四分之三的生命跨度。从这个角度来看,刘备诸葛亮有什么资格告诉刘禅治理国家?
[img]26869[/img]
@ 从治理国家的成本来看,刘备在执政期间攻击了东吴。结果,他惨败夷陵。蜀汉70万军队被摧毁,严重损害了蜀汉的活力。诸葛亮掌权期间,一次南征,六次北伐,军国主义,浪费人力和金钱。最后,他只是白白折腾。刘禅在执政期间,一般奉行下放权力、不折腾的治国理念,蜀汉对外战争的密度和强度明显降低,国家和人民都得到了喘息的机会,正因为如此,蜀汉才延续了29年的寿命!
第三,从治国理念来看,刘备追求做大做强的理念,但不适合魏、蜀、吴边境越来越稳定的时代。诸葛亮追求恢复中原的理念。显然,魏强蜀弱,但他坚持北伐。他知道自己做不到,完全失去了理智。只有刘禅的老庄无为思想适合那个时代的蜀汉。如果你有机会,试试进攻。如果你没有机会,那是蜀汉时期最理性的治国理念。
[img]26870[/img]
@ 在蜀汉灭亡之际,刘禅为自己和蜀汉人民争取了最好的结局。三国乱世是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时代。如果你成功了,你将成为世界英雄。如果你失败了,你将被马革包裹。事实上,每个想做出贡献的人都在用自己的命运玩轮盘赌游戏。虽然成功的概率不高,但很多人还是蜂拥而至,直到失败。纵观三国时期,除了司马家族,谁真的赢得了本世纪的赌博?
在这场随波逐流的赌博中,董卓输了,死在禅台上,吕布输了,死在白门楼,袁绍输了,讨厌官渡,关羽输了,失去了荆州。就连刘禅的父亲刘备也在夷陵之战中失去了所有的内裤。就连一代著名的诸葛亮也努力实施了六次北伐,最终一无所获。然后刘禅,他可能没有这些英雄高超的赌博技巧,但他有更好的自知之明和智慧。他干脆远离这场赌博,毕竟,不赌博,胜过最好的赌博技巧!
[img]26871[/img]
正是由于刘禅不随波逐流、佛教豁达的心态,弱小的蜀汉在那个乱世中生存了42年。即使在司马家族士兵的压力下,刘禅也只是放弃了毫无意义的挣扎,以确保蜀汉黎民不受战争之苦,他也被司马氏称为安乐公享受晚年,终于活了64岁。
问题是,像刘禅这样善良而没有野心的皇帝,在历史上得到了评价暗弱无能,像刘禅这样豁达而不偏执的皇帝,在历史上得到了评价乐不思蜀,像刘禅这样平和不好战的皇帝,在历史上得到了评价不思进取,我们不禁要问,是刘禅错了,还是我们的历史观错了。
刘禅真的昏庸无能吗?诸葛亮死后如何治理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