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汉朝以后晋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政权相继出现。那么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赤壁之战”前刘备兵马不多,但战后为什么能长期占领荆州。
建安13年(208年),平定北方后,曹操开始南移战略重心,同年7月率兵南下,而荆州刘表则于次月病逝。刘聪继任荆州牧后,在快越、傅迅等人的劝说下投降曹操。结果驻守樊城的刘备面对曹操大军,不得不向南逃跑,投奔驻军江夏的刘琦。
此时,荆州,由于刘聪的投降,虽然名义上都属于曹操,但事实上,除了南阳县和南县外,曹操并没有完全控制荆州,驻扎在江夏县的刘琦也没有投降曹操。此时,孙权最终决定与曹操作战。
此后,“赤壁之战”爆发。投降曹操的荆州水军被周瑜击败。曹操被迫撤军于长江北岸。后来,由于船被焚烧(曹操自己焚烧)。此外,随着军队瘟疫的爆发,曹操不得不率先返回北方,并要求曹仁和徐晃留在南县(江陵)。文聘守江夏,乐进守襄阳,满宠守当阳。
[img]26692[/img]
为了扩大战争成果,东吴继续攻击曹军。孙权亲自带领军队攻击合肥,声称拥有10万军队,围攻合肥100多天。结果,他没有克服它。张昭带领军队攻击当涂,但没有取得任何成就。周瑜带领军队与曹仁作战一年,最终成功逼走曹仁,成功占领江陵。
与此同时,刘备上表请刘琦为荆州刺史,以刘琦的名义南下荆州南部,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县全部投降。虽然此时刘备和刘琦加起来只有2万兵马,而荆南四郡却有数万兵马,但刘琦毕竟也是刘表的儿子,也有资格继承荆州。因此,刘备以刘琦的名义招募荆南四县是合理的。然而,就在刘备以刘琦的名义赢得荆南四县后,刘琦同年离奇去世,荆南四县落入刘备手中,这也是刘备杀死刘琦的原因。
这样,“赤壁之战”后,荆州七县实际上被曹操、刘备、孙权分割,其中曹操占据南阳县,孙权占据南县和江夏县,荆南四县落入刘备手中。与以往的支持者相比,刘备终于有了自己的基础。与赤壁之战的贡献相比,刘备可以说是最大的赢家。
“赤壁之战”结束后,由于连接益州和荆州的咽喉江陵落入孙权手中,周瑜建议孙权抓住机会夺取益州。孙权同意“获得蜀国和张鲁,因为他们坚持自己的地方,所以他们可以帮助马超。”。然而,出兵通道却受到曹操和刘备的攻击,形势依然极其危险。
[img]26693[/img]
为了确保获得益州的计划能够实施,孙权必须尽最大努力稳定刘备。毕竟,孙刘联盟仍处于蜜月期,这就是孙权选择嫁给刘备的原因。这也是周瑜建议趁机软禁刘备的原因。虽然他们的方式不同,但他们都是为了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出兵攻打益州。
对刘备来说,在有了荆南四县的基础后,根据龙中对的规划,下一步就是寻求益州。然而,由于南县江陵掌握在孙权手中,刘备不得不向孙权“借南县”。然而,孙权此时也在寻求益州。他怎么能把南县借给刘备呢。
出乎意料的是,就在孙权出兵益州的时候,周瑜突然在建安15年(210年)去世,导致孙权不得不放弃进攻益州的计划。后来,出于吴的战略考虑,孙权最终同意将“南县”借给刘备。首先,他可以把刘备推到与曹操作战的前沿。毕竟,曹操在这个时候仍然对南方保持着巨大的军事压力;第二,吴可以借此机会退出荆州,将战略重点转向东南,率先解决后交州问题;第三,它可以确保孙刘联盟的延续,而不必因为荆州的所有权而破裂联盟。
然而,刘备控制荆州五郡的时间并不长。曹操看到孙刘联盟稳定,短期内无法南下,但他也知道,只要他对南方的威胁消失,孙刘联盟就会因荆州的所有权而崩溃。此外,西北马超的威胁仍然存在,因此他从建安16年(211年)开始将战略重点转向西北,并开始在关中使用军队。不出曹操所料,当北方压力消失,刘备趁机入侵益州时,孙刘联盟因荆州归属迅速瓦解。
建安23年(215年),孙权多次要求刘备归还南郡。正如前面所说,南郡是连接荆州和益州的咽喉,刘备怎么会归还呢?因此,孙权果断以吕蒙为将军,连接长沙、桂阳、零陵三县,刘备起兵5万到公安,关羽也在益阳、鲁肃对峙3万。
如果曹操没有突然出兵汉中,张鲁投降曹操,那么孙刘联盟将不可避免地崩溃。为了避免腹部敌人,刘备不得不与孙权和解。双方以湘水为界划分益州,历史上被称为“湘水边界”。此后,孙权占领了荆州江夏县、长沙县、桂阳县,刘备占领了南县、零陵县和武陵县。
赤壁之战后,刘备如何牢牢掌握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