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李景隆能接替老将耿炳文率领50万军队北伐朱迪?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难。由于朱元璋晚年杀害了许多将军,朱云文没有将军。然后他不得不命令60多岁的老将长兴侯耿炳文率领军队北上讨伐。他被称为30万军队。结果,他真的被朱棣打败了。他不能坚持进城。后来,他改为李景龙接任,增兵到50万人。今天,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李景龙为什么能接替老将耿炳文率领50万军队北伐朱棣?

@ 耿炳文是谁?耿炳文原来是浩州人,也就是明朝开国太祖朱元璋的同乡。他的父亲耿军是朱元璋起义时的管军总管,也是明朝开国的英雄。父亲去世后,他首先继承了父亲的地位,然后多次击败张世诚的军队。他曾担任元帅、大都督府等总兵。最后,他被朱元璋命名为长兴侯,因为他经常遇到春天、徐达等人攻打大同和陕西。

《明史》记载:“耿炳文守长兴,吴人不得肆其志。创造的基础,其力量为多。”

[img]26139[/img]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老将,在被朱迪击败一次后,被建文帝朱云文抛弃了。相反,他采纳了黄子成的建议,以李文忠的儿子曹国公李景龙为将军,来到真正的城市取代耿炳文。那么,为什么曾经只练习军队的李景龙能成为50万军队的将军呢?

李景隆在出身上比耿炳文更有优势。@ 耿炳文的父亲耿军只是最高官职的管军总管,而李景龙的父亲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侄子,后来被收为义子。@ 李文忠比耿君和耿炳文要好得多。朱云文、黄子成等人下意识地认为,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也会像他的父亲一样善于战斗。

当时,李文忠只有19岁。他以舍人的身份率领亲军,随军支援池州,击败天完军,勇敢善战。明朝成立后,李文忠凭借突出的成就成为曹国公,开国六公爵之一。张廷宇评论道:“文忠器量大,人不可预测。它的临阵历历风发,遇大敌益壮。学习很好。常师事金华范祖干和胡翰对经义了如指掌。他们对诗歌很了解。”

[img]26140[/img]

@ 无论从出身还是血缘关系来看,李景隆都比耿炳文更受建文帝朱云文和大臣们的信任。@ 即使李景龙失败了,朱云文也只是认为他的权力太轻,没有追究他的失职责任,而是授予了“特别征服”的权利,奖励了黄岳弓。当时,黄子成要求杀死李景龙,感谢世界,朱云文不听。

即使到了朱棣称帝之后,李景隆最多也只是被夺了爵位,软禁在家里,直到永乐末年才被下狱或处死。

朱棣说:“李九江,养子,寡谋而骄矜,色厉而中泄,忌刻而自用,不尝习兵,见战阵时常以50万付之,是自坑之。
李九江志大而无谋,喜专而违众...数子皆匹夫,徒靠其众耳。"


为什么李景隆能接替老将耿炳文率领50万军队北伐朱迪?为什么李景隆能接替老将耿炳文率领50万军队北伐朱迪?

,

  • 朱棣封赏的功臣李景隆真的是个草包吗?
  • 1402年6月,燕王朱棣终于进入南京,赢得了“靖难”之战的最后胜利,登基称帝,改年号永乐。 功行奖是每一个走出战争的皇帝不可...

  • 为什么明朝战神李景隆屡战屡败,官职越高?
  • 你真的了解李景隆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将领。有被称为“人屠”的白起,有用兵如神的韩...

  • 作为建文帝的心腹,李景隆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 作为建文帝的心腹,李景隆的最终结局是什么?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李景龙是谁?事实上,他真的不是一个普通人。李景龙...

  • 靖难之战时,李景隆为何投降朱棣?
  • 李景龙,男,汉,字九江,南直隶盱眙(今江苏盱眙)人。明初将领,曹国公李文忠之子。 身材高大,眉目疏秀,顾盼伟然,雍容华贵...

  • 朱棣击败朱允炆夺取南京后,为什么李景隆得到的奖励最多?
  • 李景隆是明朝将领,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曾拜将军,帮助朱允炆削藩,还与燕王朱棣交手过几次。李景隆本来不是站在朱迪这边的,...

  • 朱棣的表侄李景隆:靖难第一功臣,最后结局悲惨
  • 在漫长的历史中,李景隆可以说是非常有名的,所以你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我将向你解释。 靖难后,朱棣登基称帝,李景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