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李景隆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将领。有被称为“人屠”的白起,有用兵如神的韩信,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项羽等人。这些人在战场上以一敌百,所向披靡,即使被称为“战神”,也当之无愧。明朝也有一个“战神”,但他在战场上屡战屡败。奇怪的是,这个人的官位越来越高。这是怎么回事?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img]240544[/img]
明太祖朱元璋在打天下的过程中,重用了许多自己的人,而他的侄子李文忠就是其中之一。李文忠十二岁时,母亲去世了。父亲带他在乱军中辗转反侧两年,才在滁州见到朱元璋。朱元璋见李文忠很喜欢,把他当养子,跟着自己姓朱。在朱元璋的培养下,李文忠成为了一名独立的将军。十九岁时,他以舍人的身份,率领亲军支援池州,击败天完军,他的勇敢是诸将之首。
朱元璋也非常信任侄子,经常派他为监狱将军出征。明朝建立后,李文忠多次领兵出塞,征服元军残余势力,以军事成就被命名为曹国公。在李文忠的影响下,朱元璋也非常重视他的儿子李景龙。李景龙年轻时喜欢读兵书,举止优雅。父亲去世后,他袭击了曹国公,被朱元璋派往湖广、陕西、河南等地训练。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皇长孙朱云文继位。李文忠作为太子太傅,成为建文皇帝的心腹。后来,周王朱尧被告谋反,建文皇帝派李景隆查抄周王府,将周王全家带回南京,浪费成为普通人。在李景龙征服朱迪之前,他的生活可以说是一帆风顺的。
[img]240545[/img]
建文第一年,燕王朱迪出兵靖难。建文帝以老将耿炳文为将军,率领副将军李健和宁忠北伐。没想到,耿炳文真的被朱迪打败了。这时,黄子成向建文帝推荐了李景龙,并建议李景龙取代耿炳文。出于对黄子成的信任,建文帝于同年8月正式任命李景龙为将军,领导50万军队北伐。
当燕王朱迪得知他的对手是李景龙时,他立刻充满了信心。他的对手说:“李景龙缺乏战略和骄傲,外表坚强,但内心缺乏勇气,刻薄嫉妒,拒绝接受别人的意见。现在朝廷把军队交给了他,这只是一条死胡同。汉朝的祖先慷慨、善于使用,但只有10万名士兵。他怎么能指挥50万军队呢?看,赵括的失败一定会再次出现。”
由于对李景隆的鄙视,朱棣命世子朱高炽守永平,自己带人马去救永平,然后奔向大宁。而李景隆率军包围北平城,却久攻不下。都督曲能差点突破张掖门,但由于被李景隆所忌,只能撤退,最终失败。后来,朱迪回到北平,在郑村坝与李景隆作战。李景隆大败,抛弃物资,连夜撤退。南军各部溃散而回。朱棣获得了南军的行李粮草,实力更强。
[img]240546[/img]
建文两年后,朱迪攻打了大同。这一次,建文帝给了李景隆60万军队。结果,他再次被朱迪击败,留下所有的行李,撤回德州,很快就撤回了济南。正是李景隆的失败使朝廷难以组织有力的军事讨论。但建文帝并没有惩罚李景隆。建文四年后,朱迪击败了南京,李景隆投降了燕军,南京被俘。建文帝也不见了。
虽然李景龙屡战屡败,但他的“默相事机之功”被授予奉天辅运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医生等职务。同时,他被授予太子太师,并增加了他的年龄。每当朝廷讨论重大事件时,他都是班列第一。李景龙的行为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从永乐两年开始就多次弹劾。之后,他被斩爵圈禁,直到永乐末年才去世。
为什么明朝战神李景隆屡战屡败,官职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