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汉朝以后晋朝以前的一段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政权相继出现。那么以下就给大家带来徐静: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但他可以了解人,详细介绍选择后备人才。让我们看看!
公元214年,刘备率军临成都。徐静看到刘章的失败已经成定局。为了保护自己,他试图越城投降。结果,他失败了。刘备率军进入成都后,由于鄙视徐静的行为,他没有任命他。听到这件事后,刘备的两位军师诸葛亮和法正劝说刘备,他们告诉刘备,虽然徐静不是天才,但他很有名。如果他能吸引他,对刘备复兴汉朝的基业会有很大的帮助,事后不久,刘备就对许靖委以重任任命,任命其为左将军长史。
[img]23448[/img]
许靖,汝南县平舆县人,东汉末年有名之士,虽然能力一般,但他的号召力绝对是名士中独一无二的。
许靖早在汉灵帝时期就当官了。他曾担任东汉朝廷的计官和尚书郎,为东汉朝廷选举官员。许靖推荐荀爽、韩融、陈纪等名人为官。
公元190年,西凉将领董卓带领西凉大军强势入主京师,杀死与他相反的京师官员。徐静看到这一点,逃离了京师,到处找地方安顿下来。在此期间,徐静可以说是一个世界各地的家庭,到处都是人。在此期间,徐静先后依附于孔周、会稽太守等人。
随后,战争频发。为了逃避战争,徐静去了交州。到达交州地区后,交趾太守士谢听说了徐静的名字,并立即邀请他进入政府。见面后,他们想愉快地交谈,结下深厚的友谊。
由于徐静在交州地区享有盛誉,许多交州权势希望与之交往。交州使节张翔早就崇拜徐静。如果他想和他交朋友,他会多次拜访他,想交朋友,但徐静拒绝了,这让张翔很生气,想报复。
当时,北方的曹操依靠强兵成为北方的主人,并威胁王子命令王子,徐静个人希望曹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力,让国家和平,让人民生活和工作,所以他特别写信寄给曹操,但这些信没有寄出,被怀恨在心的张翔拦截,都扔进了水里。
益州牧刘章在一个角落里,“自立为国”。听说许靖贤的名字历史悠久,他派使者请许靖到蜀中当官。许靖入川后,被益州牧刘章委以重任,任命为巴郡太守,守卫一方。
公元214年,刘备与益州牧刘章反目成仇。双方在军队中相遇。刘备依靠强大的士兵和良好的将军来攻击成都。当时,徐静被困在其中。他知道刘章的总体趋势已经消失了,所以他想越过城市向刘备投降,但事情被刘章揭露并阻止了。刘章本想惩罚叛逃的徐静,但刘备的军队和士兵都在城下,没有时间考虑这件事,所以他们把它搁置了。
后来,刘章开门向刘备投降。刘备的士兵把徐静从监狱里放了出来。刘备知道这件事后,觉得徐静是一个背主弃义的臣子,所以他鄙视他,抛弃了他。
此时,刘备的重要顾问诸葛亮和法正听到这件事后,他们劝说刘备。结合历史典故,他们警告刘备要包容别人。如果他们想实现霸权,他们必须每个人都使用它。听了这话,刘备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立即任命徐静为左将军的历史。
[img]23449[/img]
公元219年,许靖等刘备阵营下的文臣武将积极劝说刘备为汉中王,刘备进入汉中王后,将许靖任命为太傅。
徐静虽然能力有限,但不如法正等人,但在刘备阵营中选拔人才的能力突出。他积极向刘备阵营介绍后备人才,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做出了突出贡献!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为了鼓励能力一般的许靖,刘备说:我继续皇帝的事业,君临天下,但日夜恐慌,还没有恢复汉朝,平定天下的乱局。作为司徒,你应该以身作则,给予五常教育和仁德治理,这满足了我对你的厚望。
徐静听从蜀主刘备的委托,勤于政务,积极为蜀汉储蓄后备人才库,使蜀汉前期政权人才辈出,在人才竞争中不会落后于曹魏和东吴。
公元222年,见证东汉末年巨变的老臣徐静在家中去世。虽然徐静的人文学科不能安邦,武术也不能定国,但他可以认识人,为一个国家选择后备人才。从这个角度来看,徐静虽然不优秀,但也足以载入历史史册,成为一个可以学习的圣人。
为什么许靖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却被刘备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