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汉朝以后晋朝以前的一段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政权相继出现。那么下面就给大家带来一场关于三国难得的硬仗,没有火攻,没有洪水。两年后结束的详细介绍,我们来看看!
汉中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也是仅次于赤壁的战役。
首先,曹操和刘备为什么要争夺汉中这样的城市。汉中自古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是一种经济优势。
从地理位置上看,汉中容易防御,难以攻击,道路危险,但也通往蜀北,唯一能确保大军行军的道路,其他道路地形更加陡峭。因此,汉中是蜀北部最重要的地方,掌握了汉中,即当时战争的绝对主动权。
在刘备攻打汉中之前,张鲁是占领汉中的一方。赤壁之战后,曹操把重点放在了益州。占领汉中的张鲁担心曹操进入蜀国后会夺走与蜀国有重要联系的汉中,影响他在汉中的领导地位。因此,他要求刘备与曹操合作。
[img]23012[/img]
汉中有张璐看着,刘备没有后患之忧,他继续南下,降服刘璋,成为新的蜀地之主。
刘备深入益州,听说张璐占领的汉中失守,回到荆州与孙权作战的刘备主力军,立即返回,将荆州部分地区割让给孙权。
从此,刘备和曹操开始了汉中漫长的战斗。
夏侯元、张合镇守阳平关,再加上汉中地势险要。按照法正之计,刘备绕过阳平关,占领了曹军后勤补给线上的定军山。
刘备夜袭张合营寨,以切断夏侯渊与张合之间的连接,吸引夏侯渊。再将前来营救的夏侯渊困住,突袭绞杀,夏侯渊战死。
张合只能放弃阳平关,退到广石。
战胜了与乌桓、孙权的曹操,亲自带领军队到阳平关,以减少刘备逐渐成长的势头。
[img]23013[/img]
刘备看到汉中崎岖险峻的路形,想用蜀中庞大的粮食储备和不远万里来的曹操的粮食消耗。
然而,在曹操到达阳平关之前,各种阵地的转移和战争几乎消耗了蜀中的人力物力,不能长期消耗曹操,曹操占据了半个世界。
于是,刘备派黄忠去攻击曹军囤粮之地北山,但被埋伏的曹军包围,或去支援的赵龙救了黄忠等人。
刘备又出了一个计划,没有攻击曹军屯粮。派关羽带领荆州军攻击曹操樊城,迫使曹操两路用兵。
这种做法无疑是巨大的风险。荆州本身在孙权的虎视眈眈下岌岌可危。现在荆州军要主动出击,这无疑削减了荆州的防守。
只要关羽出兵威胁曹军核心,汉中的压力就会减轻,这对刘备有利。
[img]23014[/img]
显然,关羽的攻击缓解了汉中刘备的困境。曹操无法支持两线作战,退出汉中前线,刘备终于赢得了汉中,稳定了益州的领土。
然而,在这场汉中战役中,刘备只是险胜。曹操之前已经转移了汉中大部分人口,当时刘备手中的汉中人口不到10万。
因此,汉中经济实力严重不足,这也是诸葛亮北伐困难的原因。
这场耗时两年的汉中之战,只能算是刘备的惨胜。
为什么两年的汉中之战只能算是刘备的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