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易坤宫位于永寿宫以北,储秀宫以南,长春宫以东。东西十二宫以东为尊,靠近中轴线,靠近乾清宫。
易解释为辅助,皇后宿舍为坤宁宫,易坤意味着辅助皇后管理六宫。
因义坤宫是2012年流行的宫廷剧《后宫·甄嬛传》中华妃年世兰的宿舍。易坤宫起名万安宫,明嘉靖14年改名易坤宫。清朝使用了明朝的旧名。
清朝多次修缮,原为二进院。1885年慈禧五十大寿,光绪皇帝为慈禧太后庆祝生日,以储秀门体和殿堂为旧址改为穿堂殿,东西耳房改为一个通道,使宜坤宫与储秀宫相连,形成四进院的格局,关上殿门,南北不能通过,两个宫殿依然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庭院。慈禧还在体和殿吃饭。
[img]22822[/img]
义坤宫正殿宽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后走廊。屋檐下施斗拱,梁方饰以苏式彩画。门为万字锦底,五蝙蝠捧寿裙板隔扇门,窗为步步锦支摘窗,装饰万字团寿纹。明间中间有地平宝座、屏风、香几、宫扇,上悬慈禧御笔“容德大”匾额。东侧用花梨木雕刻喜鹊登梅落地罩,西侧用花梨木雕刻藤萝松缠绕落地罩,将正间与东西间隔,东西间隔与尖间隔开。殿前设有“光明盛昌”屏门,台下陈设铜凤、铜鹤、铜炉各一对。溥仪逊帝曾在正殿前廊下安装秋千,现在秋千已拆除,秋千架仍在。东西有配殿、延洪殿、元和殿,都是三座黄琉璃瓦硬山顶建筑。后殿体和殿,面宽5间,前后开门,后檐出廊,黄琉璃瓦硬山顶。还有东西配殿,前东南有井亭一座。
相关匾额
正殿“容德大”、“履禄绥厚”匾东配殿“庆云斋”西配殿“道德堂”均为慈禧太后御笔《清宫故事》记载:“一开始,在苍坤宫的前殿,高宗纯皇帝的御笔匾被悬挂,被称为‘懿恭婉顺’。东壁悬张照敬书《昭容评诗赞》,西壁悬《昭容评诗图》,后殿恭悬皇笔《毛端壶教》。按:圣制。乾隆制也。(注:据《清宫内务府办公室档案总结》记载,乾隆六年有“懿恭婉顺”牌匾,乾隆十四年有“毛端壶教”牌匾)
部分主人
明朝
万历朝:郑贵妃,入宫前为淑妃。
崇祯朝:袁贵妃,崇祯元年被封为袁淑妃,育有公主。
清朝
康熙朝:郭络罗氏宜妃。
雍正朝:敦肃皇贵妃,即年贵妃;年氏,年羹尧的妹妹,雍正帝为亲王时年氏为侧妃,雍正继位后封贵妃,后晋封贵妃,为雍正生了三男一女。
乾隆朝:清高宗继皇后,那拉氏,佐领纳尔布的女儿。雍正12年被指定为宝亲王侧福晋,乾隆2年被指定为贤妃,乾隆10年被指定为晋贵妃,孝贤13年去世后被指定为六宫皇妃,15年被指定为皇后。乾隆30年南巡时,因违法剪发被囚禁在义坤宫后殿,收回了四份宝藏,可以说是不废而废。第二年7月14日死亡。儿子2:永陵,永靖。女一:战争。
[img]22823[/img]
嫔妃,汪氏,初为永恒,后晋永贵,再晋升嫔妃,再晋升嫔妃,后因杖杀宫女而降为嫔妃,后晋升为嫔妃。乾隆四十年正月初三生女固伦和孝公主,是乾隆皇帝最年轻的女儿。上极喜爱,以其长相自己,品尝道:“汝若为皇子,我必立汝储也。”
嘉庆朝:和裕皇贵妃刘佳氏、安妃。
道光朝:每逢重大节日,祥妃慈禧都要在这里接受妃嫔们的朝拜。
光绪朝:光绪十三年,慈禧为十七岁的光绪举行选秀,光绪在体和殿被迫纳慈禧侄女叶赫那拉静芬为皇后,金珍两妃。
易坤宫真的是历史上年妃的住所吗?谁是易坤宫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