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618-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统一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唐玄宗即位后,创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到8000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相继出现,国力逐渐衰落。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为什么“玄武门之变”是关陇士族集团的重大失败。让我们看看!
[img]22508[/img]
南北朝末期,西魏武川镇士兵、关陇土士兵、冷门士兵、北魏西逃集团融合,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士兵集团——关陇士族集团。与其他老牌士族集团相比,关陇士族集团拥有许多普通民族的地主元素。它是一个尚未完成门槛的士族集团,有可能同时整合士族和普通民族。
正因为如此,历史选择关陇士族集团完成了隋朝的统一。完成统一后,关陇士族集团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虽然领土统一,但原北齐、原南朝的政治集团与关陇士族集团仍存在差距;二是关陇士族集团开始阀门化,压制和排除正在崛起的贫困人口。
关陇士族集团的这两个问题是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也是同样出生在关陇士族的李渊父子必须面对的问题。有趣的是,李渊和李世民选择了两条不同的道路。李渊是一条守旧的路线,吸引了关陇士族的上层及其附属力量。关陇士族的下层(如李静)被李渊排斥和压制。
[img]22509[/img]
李世民是一条包容的路线,尽可能赢得各政治集团的支持,特别是贫困家庭和军事英雄的支持。正因为如此,唐朝成立后,有两个并立的政治力量:一个是李渊和李建成领导的关龙士族集团的上层及其附属力量;另一个是李世民领导的关龙上层以外的大联盟。
武德王位之争本质上是两大政治力量之间的斗争,“玄武门之变”标志着关陇上层以外的大联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因此,“玄武门之变”是关陇士族集团的重大失败,在唐高宗和武则天的打击下,门阀化进程遭受重大挫折,最终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唐代关陇士族集团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