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乌巢在官渡之战中成为袁绍军队的命门?

三国(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汉朝以后晋朝以前的一段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政权相继出现。那么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为什么袁绍要把全军的粮草存放在乌巢。

从建安四年(199年)到建安五年(200年),袁绍和曹操之间爆发了战略决战,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原本处于劣势的曹操凭借偷袭袁绍军队后勤补给基地乌巢的成功,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img]22359[/img]

可以说,偷袭乌巢是整个官渡之战的转折点,也是袁绍阵营军事部署中最大的缺陷。如果没有致命的乌巢漏洞,曹操几乎没有机会获胜。那么,为什么袁绍在官渡对峙中把全军的粮草都存放在乌巢呢?

官渡之战爆发前,曹操和袁绍的势力范围基本以黄河为界。袁绍首先要突破曹操用黄河建立的防线。正因为如此,官渡之战的前哨战是为了争夺黄河渡口,包括关羽杀颜良的白马之战。

虽然曹操赢得了几场前哨战,但出于战略考虑,他主动放弃了黄河的自然危险,退到了黄河的支流渡口——官渡。袁绍趁机全力推进,带领主力渡过黄河,在官渡与曹操对峙了几个月。

[img]22360[/img]

然而,官渡(今河南省中牟县)远离袁绍大本营叶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导致袁绍物流供应线大大延长。更重要的是,袁绍军的物流供应线必须穿过汹涌的黄河,袁绍军必须穿过黄河运输物资。

在没有桥梁的情况下,跨河运输材料是现代消耗大、效率低的运输方式,更不用说东汉末年了。即使袁绍当时控制了大型粮食生产区,也很难长期维持跨河运输,不得不在黄河以南建立材料中转站。

袁绍在黄河以南建立的物资中转站是乌巢。袁绍军的粮草先运到乌巢储存,然后送到官渡前线。黄河以南都在曹军的突袭范围内,黄河以南的乌巢自然成了袁绍军的命门。


为什么乌巢在官渡之战中成为袁绍军队的命门?为什么乌巢在官渡之战中成为袁绍军队的命门?

,,,,,,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