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荀攸,我不得不说他的叔叔荀子读了xunyu。这个词很少见。人们经常把它读成狗。荀攸是荀攸的侄子。他们也出生在一个著名的家庭,但荀攸出生后不久,他的父母就离开了他。
13岁时,他的祖父去世了,一名官员主动为他的祖父守墓。荀攸看到这个人脸色不对,就对叔叔说:这个人脸色不对。我猜他做了什么坏事。晚上问他,果然这个人杀了人,想靠守墓逃避责任。
这件事,让还在年轻的荀攸受到了家人的重视。189年,董卓因暗杀被捕入狱。在监狱里,他计划暗杀董卓的同伴,因为害怕而自杀。荀攸在监狱里很平静,正常吃喝。董卓被杀是为了避免犯罪。也可以看出荀攸的心理素质很好,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也就是更有远见。
[img]22224[/img]
196年,我遇到了曹操,也就是荀攸之后一直跟随的主人,然后我一直在为曹操制定计划。荀攸去世时,他57岁。当时,他英年早逝。他的主要技能是战胜敌人的智慧和军事战略。曹操曾经说过:荀攸,一个军事大师,从一开始就是佐臣。他无所事事,前后战胜敌人。这种文言文很简单,所以不翻译。这句话表明曹操非常认可荀攸。
让我们来看看陈寿立传的分布。荀攸、荀攸、贾诩是第一传,而程昱、董昭、郭嘉是第二梯队。荀攸传全文,没有批评,连吐槽将军裴松之都没说过坏话。在谋士生涯中,和别人打架从来没有失败过。这样的人简直完美。
跟随曹操后,有记录的是写哪场战争出了什么策略,没有任何花边八卦。郭嘉放荡不羁,愤世嫉俗,贾诩圆滑,而荀攸只有循规蹈矩,隐藏在幕后的策略。你知道,好战士没有杰出的成就,这句话也适用于顾问。
就像今天的企业家一样,著名的基本上是老板或噱头,比如美丽的老板,而大多数脚踏实地的企业家,很少吸引眼球。荀攸,就是其中之一。低调的人很难贴上标签,荀子除了自己的才能,另一个可以记住的是他的死亡,如此悲伤和传奇。郭嘉的浪漫不守规矩,荀攸没有。
[img]22225[/img]
荀攸不出名,在很大程度上,荀攸是一个做实事的人。即使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多数顾问都在幕后。郭嘉也是顾问,但他需要依靠荀攸这样的人才来很好地实施具体的军事战略。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记得更多的是郭嘉,而不是荀攸,但如果没有荀攸,战争可能就不会赢。
荀攸为曹操算无遗策,为什么却没有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