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分析甲午海战:列出你不知道的十个谬误

1894年,也就是120年前,甲午战争在中日爆发,其中黄海大东沟海战持续了5个小时,最为悲惨。这是世界海军进入钢铁蒸汽化时代后前所未有的海战。然而,这段历史的许多细节今天仍然被误读和谬误,现在初中历史书只是一个简单的半页布局,陈悦的《甲午海战》从历史事实和专业角度向我们解读了一场不同的甲午海战,尤其是大东沟海战,波澜壮阔,让人感叹不已。以下部分摘录整理在原著中,部分来自网络,建议阅读原著。

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北洋水师的武器装备远远领先于日本

北洋舰队成立于1888年,当时的军事实力确实如此。然而,中日海战六年后,日本海军已经超过中国,北洋舰队在六年内没有补充弹药,基本上是随船从原产地带回来的。

北34325吨VS日4084吨

总马力:北4200匹VS日68900匹

航速:北10节VS日14.5节

100毫米以上的火炮,北58门VS日104门

100毫米以下的火炮,北135门VS日171门

炮弹投射一分钟,北23发VS日232发

射速:北方5分钟1发VS日1分钟5发

12厘米速度射炮:北0 VS日81门

北2089年VS日3530人参战舰员

谬误2.北洋水师炮弹质量太差,掺杂了大量的土壤和砂石

北洋水师使用的炮弹有开花弹和实心弹。开花弹主要由普通黑火药制成,主要用作鞭炮,爆炸威力有限;实心弹是指弹头中有少量火药或无火药。弹体充满土壤和砾石,通常用于训练而不爆炸。当时已经好几年没进口开花弹了。国产开花弹要么尺寸不对,要么材料不对,供不应。日本使用的炮弹是苦酸的新炮弹,不仅具有巨大的爆炸性,还能点燃大火和甲板。

[img]20682[/img]

谬误3.北洋水师整体战术素养差,贪生怕死的徒居多数

当时北洋水手的管带(船长)都是训练有素的。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有格林威志海军学院和在美国学习的经历。他们在战斗中经常用英语下达命令。最后,他们要么死亡,要么自杀。(致远舰管带林永升中弹身亡;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超级勇敢舰管带黄建勋、扬威舰管带林履中落海,拒绝救援死亡;)没有敌人,只有济远管带方伯谦逃跑,撞上了扬威舰,最终被斩首。方的逃跑也是战败因素之一。

北洋海军官兵具有很高的战术素养。在双方火力差距巨大、忙于扑灭火灾的情况下,北洋海军的命中率和实际射击速度远高于对手。特别是,实际射击速度是对手武器速度的三倍,超过了对手,这表明官兵不是民间传说中的弱者。714人在大东沟海战中被杀,1405人在中日甲午海战中被杀。

谬误4。北洋舰队首先发现了日本的联合舰队,并提前准备好战斗

事实上,早在一个小时前,日本联合舰队就发现了北洋舰队。由于北洋舰队使用的煤是山西开元煤矿的劣质碎煤(开元煤矿股东为醇王、李鸿章等军政要员),煤烟较黑,影响了军舰的速度。日本提前一小时发现中国并提前部署。

谬误5.北洋水师先发第一枪,未命中恐慌。

北洋水手的战术意图是:尽可能发挥舰队第一火力,在联合舰队最强大的第一游击队四舰通过舰队前面,中国火炮大多是旧的退火炮,射击速度很低,针对机械简单,需要视觉辅助,在双方运动状态下击中敌舰更加困难。第一发炮弹的落地点在“吉野”号后面100米,这是用老式的架退火炮打出的首发精度,非常出色。

谬误6.北洋水师对敌时阵型混乱,日本阵型合理

当时北洋水手要保护正在后方登陆的陆军,主力舰队成双纵队开往外海的日舰。在接近的过程中,双纵队改变了横队,船首对敌。很多人指责丁不懂海战,说用船第一对敌是愚蠢的,应该是侧舷对敌。19世纪末,铁甲舰刚刚出现了一个“横阵时代”的弯路。军舰的设计注重舰首火力。要发扬火力,必须攻击舰首对敌。在此期间,海军战术已成为横向对敌的战术。北洋水师的主力舰大多是横阵时代的产物,横队对敌是正确的。至于日本舰队使用纵队,它的军舰基本上比北洋水手晚一个时代。在此期间,海战战术再次从横队回到纵队,从强调舰首火力到强调侧舷火力。因此,使用纵队是正确的,但不能指责北洋水手是错误的。两艘军舰的设计理念完全不同。

七、北洋水师对敌时战术有误

在横队时代,海军技术人员认为,面对盔甲舰炮很难造成破坏,强调接近敌舰舰队,分散敌人编队,与敌人混战,用鱼雷甚至撞击敌舰战术,称为乱战,来自利萨海战。当时北洋水师不是简单的人字形,而是分组,比如“定远”、“镇远”、“致远”、“经远”、“靖远”、“来远”、“济远”、“广甲”、“超勇”、“扬威”。在乱战中,各小组都在寻找战斗机作战。这种战术对旗舰的依赖程度较低,符合“乱战”的要求。此外,为了保护两艘弱舰,丁汝昌还有三条具体的战术指令,将“超”和“扬”放在编队的最右翼:

1、同一队伍的军舰在作战或防守时共同行动,相互配合。

2、舰首必须始终朝着敌舰作战;

3、舰艇遵循旗舰运动。

谬误八、福龙号疏于训练,三枚鱼雷未能击中日本西京丸号,尤其是最后一枚只有40米近距离

当时黑鱼雷技术的射程必须在400米以内,实际射程在150米以内。当时,鱼雷舰必须集体攻击。福龙号单舰靠近西京丸号的行为基本上是决心死亡。前两名未被击中,日军主动撞上鱼雷,用大浪改变鱼雷方向。当时,英国海军400米的命中率只有25%;而40米的那一个,完全是太近了,当时技术鱼雷没有陀螺仪,也没有完成上浮,穿过日本军舰底部。

9.水师提督丁汝昌陆军出身不懂海战

丁汝昌原本属于太平天国。清算后,他加入了淮军。军队勇敢善战,取得了巨大成就。1888年,他担任海军大师的主管。战前,他写信要求提高燃煤质量、武器装备等,并清楚地认识到中日海军之间的差距。大东沟海战受伤时,他拒绝离开指挥塔。后来,他独立支持北洋海军大师的运营,最终拒绝在日本自杀。

西方列强无人支持

北洋水师成立之初,得到了英德等国的大力支持,管带多留学英国格林威志海军学院。水师中有很多英德顾问,包括尼格路士和余锡尔,英国顾问汉纳根、戴乐尔、美国顾问马吉芬、德国顾问阿壁成等。


分析甲午海战:列出你不知道的十个谬误分析甲午海战:列出你不知道的十个谬误

,,

  • 慈安和慈禧一起听政治 她若不死 慈禧哪容放肆?
  • 至于慈禧,恐怕大家都知道,但在晚清历史上,有一个人一直被忽视,她就是东太后慈安。 慈安16岁入宫,刚开始只是妃子,...

  • 揭秘:哪个皇帝失去了中国19个附属国?
  • 一个朝代到了末年,呼啦啦大厦就要倾倒了。不管皇帝怎么用尽全力,他都无法挽回潮流。他只能看着这个朝代在风雨中落花流水。 ...

  • 曾国藩简介: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传奇生活
  • 曾国藩生平简介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带着一个学者来到北京...

  • 慈禧饮食讲究:分类摆放 一顿150道菜
  • 就这样,太后坐着,我们站着聊了一会儿。太后问我是否理解剧中的表演。我说我知道一切。她看起来很高兴。过了一会儿,她亲切...

  • 八帝权臣一度悲喜长剧:清朝历任总督的悲喜生活
  • 直隶总督署大门两侧,一副黑底金字对联特别引人注目。上联是:北吞沙漠,南面黄河,中更九水合流,五州称霸,西岳日本为屏障;...

  • 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 叶赫那拉家族最传奇的人物
  • 叶赫那拉布西亚玛拉:叶赫那拉布西亚玛拉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奇怪的人物之一。她似乎是为了为努尔哈赤创造一个统一的女真,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