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比战争更可怕的灾难。它无形中杀人。微小的杀手肉眼看不见,不知从何而来,夺去了无数新鲜的生命,甚至摧毁了国家。据中国古代官方史书记载,从战国时期到明末都有 瘟疫流行95次,大多与战争和自然灾害密切相关。毛泽东曾在诗中感叹:“绿水青山浪费自己,华佗无奈小虫何。这描绘了一代名医对疾病的无奈。回顾历史上的瘟疫,它总是伴随着战争。克服这场可怕的灾难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极其艰巨的任务。
人为瘟疫动摇了西汉王朝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的历史总是伴随着疾病。当人口相对密集的社会状态形成时,瘟疫作为一种烈性传染病经常大面积出现。中国自夏朝以来形成了最早的王朝,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秦朝已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留下的大量官方和民间历史记录中,它讲述了瘟疫经常发生的可怕情况。中国古代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秦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随后建立的西汉王朝遭受了瘟疫的可怕打击。
西汉时期瘟疫威胁突出,匈奴再次遭遇生物战
中国最早发现的古代原始文字记载是3000多年前的商代文献。考古出土的商代甲骨文充斥着求神求卜、祈福无灾无病的记载,说明当时疫情非常猖獗。在古代正史中,公元前最早记载 369年是战国时期的瘟疫。进入汉代后,对瘟疫的记载越来越多,成为当时危害社会的最可怕的灾难。
为什么中国古代直到战国时期才有准确的瘟疫记录?有两个原因:第一,在秦朝建立统一的国家政权之前,中国的历史记录并不完整,尽管有一些疾病记录是零星的;第二,先秦时期,中国人口不多,诸侯国分离形成了一种封闭的循环状态,这使得当时的传染病不容易流行。
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大地,但由于实施暴政, 十二年后,陈胜、吴光率领的全国起义引发。这样,秦朝只统治全国 15年被农民大起义推翻。然后,经过八年的世界大混战,公元前 刘邦于202年再次统一了中国。
刘邦建立汉朝后,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终于在中国建立了很长一段时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流动性的增加,以及大量的复垦对生活环境的破坏,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瘟疫从西汉开始就越来越多。
从西汉瘟疫的记载也可以看出,一旦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破坏,如旱灾、洪水等,疫情往往很快就会流行起来,人口密度越高,瘟疫就越猖獗。此外,每次发生大战争,瘟疫往往会再次发生,死者比死者多得多。过去,人们说:“灾难必然会有大疫情”、“战争必有大疫”正是古代社会进程中的一条规律。
汉高祖刘邦的儿子汉文帝和孙子汉景帝当政时,以恢复和发展经济为主要精力,出现了历史上备受赞誉的“文景之治”盛世。汉文帝时期,中原地区发生了干旱引起的蝗灾,引发了瘟疫的流行。汉景帝登基后,自然灾害也非常频繁。据《汉书》记载,由于干旱范围广,瘟疫从今天的湖南到黄河北的河东郡广泛流行。
在古代,当大战发生时,瘟疫经常再次发生。死者比死者多得多
匈奴骑兵卡通画在汉朝和匈奴之间进行了百年的骑兵大战
古代旱灾发生后,容易发生大规模瘟疫。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水利设施差,旱灾后容易失去颗粒,大量人饿死,无人埋葬。暴露在野外的尸体很容易成为细菌的滋生体;第二,未死的人应该到处逃跑。在统一的国家政权下,他们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他们将把灾区的疫情传播到各地,使灾区周围出现瘟疫。
西汉初年,文帝和景帝时期,国民经济整体恢复迅速,人口大幅增长。虽然史书上记载了一些瘟疫,但史实证明这些瘟疫不是全国性的,危害性也不是很大。只是汉武帝时期,汉军大举攻击匈奴,持续了几十年的战争。瘟疫也在整个汉朝蔓延,引发了政治动乱,几乎动摇了汉武帝的统治基础。
在公元前2世纪,汉朝和匈奴的百年骑兵战争是世界战争史上最大的骑兵战
西汉敢于与匈奴作战,主要是因为“文景之治”的经济复苏和发展。武帝继位后实力雄厚,决心打击长期袭击边境的游牧民族匈奴。公元前 133年,汉军以骑兵为主,攻打长城以北,从此开始了汉朝对匈奴的近百年骑兵大战。
汉匈之间的骑兵交锋堪称古代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骑兵大会战。公元前 使用了119年汉朝最大的攻击 14万骑兵和运输马 10万人,共有数十万步兵和运输人员参战。在汉军的强大打击下,匈奴被迫退回漠北,追击的汉军也被疾病困扰,被迫退回。
匈奴人是一个生活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机动性很强。汉军要想打败这样的对手,就必须以骑兵为主力。汉武帝当政时,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朝廷养的官马都有 民间有40万匹马,所以一次可以用24万匹马,说明西汉的经济实力,尤其是农业和畜牧业,都非常发达。后来,中国历代的军事行动再也没有使用过这么多骑兵。
在著名将领卫青、霍去病、李光等人的带领下,汉代骑兵横跨整个蒙古草原,现在靠近俄罗斯的贝加尔湖。然而,当时汉军远征遇到了两大困难,一是粮食和马料供应困难,二是荒原上缺水,几百英里内往往找不到河流。终于遇到了一条小河,士兵们喝了水却生病了。根据目前军事历史学家和病理学家的分析,他们遇到了匈奴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场生物战争,导致汉代人为瘟疫。
匈奴人过着游牧生活,熟悉草原牲畜的传染病,因此可以用病畜对付汉军
虽然匈奴人没有现代科学知识,但他们大致了解牲畜感染的规律。面对汉军的强大打击,他们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奇怪战术。据史书记载:“匈奴闻到汉军,让巫婆埋羊牛,在汉军的道路和水源上诅咒汉军。”
根据目前的语言解释,匈奴在撤退时命令将感染传染病的牲畜置于水源中,胡巫师诅咒这些感染病的羊牛。诅咒是迷信活动是没有用的。感染病的牲畜确实能污染水源,对饮用水的人有很强的传染性。
果然,进攻漠北的汉军喝了放置病畜的水源后,大量人马生病,不得不班主任。据记载, 最后只有15万匹军马 3万匹马可以回到长城,汉军主教练之一的霍去病获胜后不久就回到了朝鲜 24岁去世。霍去病早逝的原因,在历史上是个谜。不过,据《汉书》本传记载:“古骑将军登上汉海,取食于敌,卓行殊远而粮不绝。”
这段话的意思是霍去病部队没有食物,完全依靠沿途掠食匈奴牲畜。他很可能在吃了感染性牛羊后患上了疾病。
霍去病有句名言:“匈奴不灭,家为什么?”就是不打败敌人,不成家。结果他年仅 24岁时,他在远征结束后死亡,未能结婚成家。
远征匈奴的汉军回到大陆后,中国迅速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瘟疫。人们迷信巫师诅咒的牲畜会生病,这显然是缺乏科学知识。然而,匈奴选择了一些生病的牛羊进入河流和其他水源,这确实相当于一种特殊的毒药处理的“生化武器”。可以说,这是人类历史上记载的第一次生物战争。
徐燕评论汉武帝:人工瘟疫动摇了西汉统治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