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安徽省省会合肥,秦建制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扬州、合州、南豫州、庐州、德胜军、淮南西路等治所,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被誉为江淮地区政治经济中心之一的“江南第一,中原之喉”。追溯合肥的历史,在三国等历史阶段突出了重要地位。
先秦时期,合肥乃至安徽省大部分都是淮夷地。商朝时期,这个地区叫虎方,西周叫夷虎。春季有庐子国建都在这里,目前合肥市也简称“庐”。战国时期,合肥等地区位于越国与楚国的交汇处,后来被纳入楚国地图。合肥属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统一秦朝后的九江县。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将淮南王国改为九江县,管辖合肥等县,这是合肥县名称的开始。三国时期,合肥县属于魏国淮南县,为扬州治理。
对合肥之战来说,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权与曹操两大集团以合肥为目标的较量。值得注意的是,合肥是曹操命令刘福建设的东南重要繁荣城市(合肥新城),其主要作用是抵抗敌人的寨垒,保留能力对曹军极其重要;如果东吴想北伐,合肥是障碍和供应点之一,双方于208年至253年在这里发生了五次大规模冲突。第二次合肥战役中,曹魏名将张辽以800步卒反击孙权,直接击败孙权亲自断后的后军,差点活捉孙权。
[img]18936[/img]
东晋时期,合肥仍是南北两大势力争夺的重镇。隋朝结束后,汝阴县为合肥县,合肥为庐州,合肥为庐州,为州治。合肥和庐州的名字在历史上是共同存在的。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合肥属淮南路庐州。当时,随着经济重心的困难,合肥迎来了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南宋时期,合肥成为南宋与北方政权对峙的焦点。尤其是绍兴十年(1141年),合肥占领金朝,但南宋立即收复。换句话说,如果合肥被后金占领,南宋腹地将缺乏战略屏障。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合肥改为中书省直隶庐州府。清朝康熙六年(1664年),江南左布政使司改为安徽布政使司,安徽省正式成立,合肥县属于安徽省庐州府。目前,合肥不仅是安徽省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是第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城市,也是安徽省的科技文化中心。
这个省会是兵家必争的地方 被誉为江南第一中原的喉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