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二年(1127),金军突破北宋首都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皇室、妃嫔、大臣等3000多人,押往金国,北宋灭亡。这就是岳飞《满江红》一词中悲愤呐喊的“靖康耻”。它导致了“靖康耻”,主要是北宋统治阶层的奢侈享乐、剥削人民和腐败无能。更让人愤慨的是,当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时,皇帝和将军们并没有团结在一起,而是主次不分,麻木不仁,上演了荒唐的戏剧。
宣和七年(1125)十月,金国兵分两条路,南下入宋,一路攻太原,一路攻燕京,誓约在开封会师。十二月,东路军攻破燕京,西路军也攻入太原城下,势如破竹。慌乱中的宋徽宗,拉着黄牛当马骑,安排陕西转运法官李烨以事中的身份使金求和。李邺使金,不但徒劳无功,反而在回朝复命时说:“贼人如虎马如龙,上山如猿,入水如獭。其势如泰山,中国如累卵。真是长金军的志气,毁了自己的威风,老百姓气愤地叫他“六如给事”。
[img]18449[/img]
第二年正月初七,金军进攻开封城下。幸运的是,尚书右城和亲征行营使李纲布防有力,措置得当,抵御了金军的疯狂进攻。金军死伤累累,仍无法进城,不得不提出议和。刚登上王位的宋钦宗求之不得,他不顾李纲的反对,满口承诺金军提出赔钱、割地、派遣人质等一切屈辱条件。金军狮子大开口,要求宋代缴纳500万两金奖励军费,500万两银,100万锦缎。如何筹集这么多真金白银?然而,对外软弱可欺的宋朝家庭成员,却像狼一样在自己的人民面前,奉命勒索民间金银的中书侍郎王孝迪,在贴出的文件中威胁人民说,如果不交出财产,金军破城的那一天,必须是:“男人杀了,女人杀了,宫殿烧了,金银都拿走了。”另一个软骨头,长着别人的野心,毁了自己的威望,老百姓诅咒他为“四尽中书”,正好与“六如给事”形成绝配。
在宋钦宗有功的宋徽宗禅中,吴敏被任命为宰相,赢得了宋钦宗的信任。然而,吴敏虽然有宰相的命,却没有宰相的能力,小官报了文件卷,他总是手一摆说:“还是个例子。“在军情紧迫、急如星火的时候,吴宰相还在研究官学问题、太学生陈东的书写问题、王安石是否应该享受孔庙问题等琐碎的事情,还在为宋钦宗十岁以下的儿子立王子。因此,人们嘲笑他“十不管”,即:“无论太原太学习,无论秋春秋,无论炮石安石,无论国王舒王,无论燕山聂山,无论东京蔡京,无论河北边界,无论河东陈东,无论二王子管王子。谴责吴敏昏昏欲睡,本末倒置。
北宋亡国之君宋钦宗是“靖康耻”前后最荒谬的表现。宋钦宗处于危险之中,但他既没有勇气,也没有决定,反复苍黄,变化无常。李纲说坚持,他就坚持一会儿。李邦彦劝他说和,他又派同金军议和。金军一来,他迅速下诏求言。金军一退,他又把李纲贬到了贵州,抑制和打击了主战人士,左右,反复。老百姓摊上这样的主儿,真想哭无泪,纷纷嘲笑道:“城门闭,言路开;城门开,言路闭。"意思是金军一来(城门闭),就赶紧求言;金军一去(城门开),就再也听不进逆耳忠言了。
[img]18450[/img]
靖康元年8月,本已退兵的金军看到宋朝不想备战,软弱可欺,又举兵南侵,杀到开封,十一月,杀到开封城下,开始疯狂攻城。在这个千钧一发之际,宋钦宗却把大宋江山和人民的安全寄希望于江湖骗子郭京。面对金军围城的困境,郭京轻描淡写地说,只要用兵7777人,“选择日出师,就能导致太平,直奔阴山。结果,他的7777名“神兵”刚出师,立刻被金军击败,尸横遍野,郭京乘乱出逃,不知所踪。同一天,金军攻破开封,烧杀抢掠,无恶不作。4月1日,金军押解宋朝3000多人,以及无数金银文物北归。开封经历了这场灾难,城市无货,仓无粟,满目疮痍,城市如废墟,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一夜之间变成了“鬼城”。
观察“靖康耻”发生前后皇帝和将军们的言行,真是“荒谬”到可笑、可恨甚至可耻。正是这些荒谬的事情把国家和人民推向了灾难的深渊,加速了北宋政权的崩溃和北宋的灭亡。
金人南侵 宋朝用7777[神兵]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