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南宋的彻底崩溃始于丁家洲之战?原因是什么?

1271年11月,忽必烈将蒙古国号改为“大元”,成为宋元局势的转折点。

蒙古国全称“也可蒙古唐鲁思”,汉人有时称之为“大朝”。忽必烈以《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为义,将“元”定为新国号。“元也者,大也。在不够的情况下,可以说是元,大之至也。“大元”不仅象征着忽必烈准备继承成吉思汗传下来的伟大事业,也将自己建立的王朝纳入中原王朝体系,正义地侧身于夏、商、周、秦、汉、隋、唐的王朝序列。

从蒙古人的角度来看,忽必烈的行为意味着对蒙古的背叛。然而,对于北方汉族来说,他们可以说是快乐的。从那时起,他们不必为为为蒙古人的努力感到羞耻。他们将忠于一个代表儒家传承和中国正统的朝廷。没有人关心坐在王位上的人是谁。对于南宋的许多士大夫和豪族来说,投降元朝是顺应世界变革的大趋势,而不是降敌,这似乎完全配得上他们的祖先。

[img]12219' />

定“中统”年号,都燕京、立朝仪以“省院台大臣御前奏闻”取代蒙古传统忽里勒台会,直至改国“大元”。忽必烈根据中原各朝代的传承,建立了一个至少表面上完全中国化的朝代。这个新的“大元国”也成了南宋投降派最好的遮羞布。到目前为止,南宋的总体趋势已经消失。

1273年2月,进攻襄樊后,忽必烈集团对下一次出兵有两种意见。以姚枢、阿术、阿里海牙为代表的主张立即向南挥手,直接前往临安。徒单公履曾说:“趁破竹席卷三吴。这是时候了。”阿术也表达了同样的意见:“说明宋兵弱于过去,削平的时期是今天。”

以徐衡为代表的人主张暂停全面攻宋之战。占领襄樊花了五六年时间,军费占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忽必烈的财政体系也不堪重负。

忽必烈最终采取了中和意见。一方面,刘整继续训练5万多名水军,在各地造船3000艘,签约10万名军队。另一方面,在宋元前线成立军事管理机构,由伯燕负责,加强农田投资,缓解财政压力。

忽必烈迅速为发动灭宋之战做好了全面准备。

与此同时,南宋方面的备战却是一片混乱。

[img]12220' />

襄攀失落后,朝廷只对主要责任人进行了表面处罚:范文虎官降级,担任安庆府知府;李庭芝及其部门将苏刘仪降级。吕文焕投降并提出辞职的吕氏集团所有官员继续留任。

同时,升王立信是兵部尚书、京湖安抚制定使,负责对元军的全部防御战。高达宁远军节使和湖北安抚使(后来降元);夏贵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后来降元)。

1274年6月,忽必烈下诏“问罪”南宋,宣布南伐开始。

在诏书中,忽必烈指责南宋唯一能领兵指挥的贾似道,谴责贾似道“无君之罪”,“一切宋朝自祸其民”。包括拘留郝经、贪湖山之乐、聚宝玉之珍、为贪财而死的父母,利用君主宠爱年轻而固定的地位,与周公相比,欺骗寡孤儿不如石勒。

可以说每一个字都杀了心。不可理解的是,这样一个来自敌国的诏书,却成了后人视贾似道为“奸臣”的铁证。

1274年3月,贾似道因母亲去世开始担心丁忧。

1274年7月初八,宋度宗“违和”,一天后突然去世,享年35岁,还没来得及登王子就去世了。去世一个月后,忽必烈发布了攻宋诏书。宋度宗的去世有很多疑问。然而,由于缺乏历史资料,后人只关注他的“夜御三十女”,却无法仔细审视这位传说中放荡虚弱的皇帝对南宋的影响。

[img]12221[/img]

前线的元军已经为战争做好了准备,但临安陷入了皇帝去世、举国丧葬、立新皇帝的混乱之中。担心丁的贾似道,在执政、侍从、台湾共同上疏后,终于被起复,回到了朝廷。

七月,元军分两路,左路由中书右丞博罗欢为帅入侵两淮,牵制南宋兵力。右路集襄阳主力20万,以左丞相伯颜为帅,沿汉水而下。9月,他占领了沙洋,守将在边境友谊所部门杀死了3000人;10月底,他占领了复州(今天的复州),迫使临鄂州;12月,汉阳军被围攻,统王中有8000名士兵死亡。夏贵向东逃回庐州,朱杰孙向西逃回江陵,知道汉阳军王仪投降;鄂州守将程鹏飞和张宴然投降,元军轻松突破长江防线。

在此期间,投降襄阳的吕文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他的帮助下,从1274年底到次年一个月,沿江制定使者和知黄州陈奕降敌;知齐州管景模和副将吕师道(吕文焕的侄子)降敌;知江州钱真孙和守将吕师库(吕文焕的侄子)降敌;知安庆府范文虎(吕文德的丈夫)降敌;池州张林降敌;五县镇扶吕文福(吕文焕从弟)降敌。

虽然吕文焕不一定是南宋灭亡的主要因素,但它无疑是宋朝灭亡的最大驱动力。

[img]12222' />

1275年正月十五,贾似道上了一份出师表。“自襄有患,五六年来,请不要知道有多少疏远,先帝不允许...向使先帝和两宫,下到公卿大夫士,早以臣言为信,听臣之出。这一出师表,道尽贾似道的沧桑与无奈。然而,即便如此,太后太后谢氏还是让他坐在临安,不想让他在外面领兵。无奈之下,贾似道把自己的三个儿子、三个孙子都留在临安,作为人质,才能离开。

正月十六,贾似道率领13万兵、2500艘战舰,以孙虎臣为前锋,夏贵为水军指挥官,驻扎在丁家洲(现安徽铜陵长江)。二月十九日,宋元开战,元军在大江两岸架设回炮,利用步骑夹江列阵。由于缺乏陆军的掩护,三面受敌的南宋水军在火炮和战舰的冲击下,死伤惨重。夏贵是第一个逃跑的人,这个人能活到82岁还是有道理的。然后是孙虎臣,他总结了一点:“我们兵没有人用命”。

元军顺势掩杀驻扎在鲁港(现安徽芜湖南)的贾似道中军。南宋军心全失的13万主力大部分被歼灭,军队彻底崩溃。沿江州县“大小文武将领,恐后降走”。饶州(今江西波阳)知州唐震城破自杀,判万道降敌,知和州王喜降敌,建康都统翁福降敌;沿江制定大使赵金、知镇江府洪起畏、知宁国府赵可和、知龙兴府洪益都弃城而逃;江西制定使黄万石从隆州逃到福州;江淮招聘使王立信自杀。

贾似道人生的最后一战,悲惨地结束了。临安,已赤裸裸地出现在元军面前。


为什么南宋的彻底崩溃始于丁家洲之战?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南宋的彻底崩溃始于丁家洲之战?原因是什么?

,,,,,

  • 岳飞生平事迹介绍:岳飞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
  •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军事家、战略家,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他精通韬略,并长于诗词、书法,其高尚品格和爱国...

  • 赵光义是怎样成为皇帝的?宋太宗继位之谜
  • 赵光义的真名是赵匡义。后来,他改名为赵光义,因为他避开了他的兄弟宋太祖。在他的兄弟中,除了早逝的人,他排名第一。他比...

  • 出身武官的枢密使狄青:宋代唯一一个以文制武的例子
  • 五代君主,如后唐明宗,后唐废帝从柯,后周太祖,都是军队拥立的。当时,军队几乎形成了建立皇帝的习惯。回顾这种习惯的来源...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

  • 一条杆棒等身齐:揭开太祖赵匡胤的武功有多高
  • 太祖赵匡胤出生于军人世家,他的父亲赵弘殷在后唐时期就掌管禁军,后因战功升任护圣都指挥使。都说虎父无犬子,赵匡胤的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