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高平之战:五代十国时期最重要的决战是什么?

在这场战争中,后周初战不利,柴荣冒着矢石亲临战场,终于扭转了战局。战后,本周的大胜告终,中原王朝由弱转强。

[img]8401[/img]

过程

后周立国初,北汉主刘崇附辽联兵,反复攻击后周全败。显德元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卒,养子柴荣继位(为世宗)。刘崇乘柴荣新立,随后再次与辽合兵南进,企图一举灭周。2月,刘崇率军3万,部署白从晖为行军,张元徽为前锋指挥使,与辽武定节度使杨兖率军1万余人,由晋阳(今山西太原南晋源镇)经团柏(今祁县东南)南下,屯梁侯驿(今沁县西北),在太平驿(今襄垣)破后,周军直奔泸州(今长治)。

世宗柴荣闻北汉军南攻,力排异议,决定亲征。命天雄节使傅彦卿、镇宁节使郭崇率兵从磁州、固镇(今河北磁县、武安)西进,离开北汉军后;命河节使王彦超、保义节使韩通率部从晋州(今山西临汾)东北侧击北汉军;命河阳节使刘词率军殿后,当面阻击兵援;命马军指挥使范爱能、步军指挥使何徽、义成节使白重赞、耀州前团练使傅彦能为先锋。先趋泽州(今晋城)。与此同时,诏令诸道招募民间勇士从战。与此同时,诏令诸道招募民间勇士从战。开封经怀州(今沁阳)北上自带大军,正面迎战北汉军。

[img]8402[/img]

3月18日,柴荣率军抵达泽州。刘崇不知柴荣亲征,初战胜利,便轻敌急进,过泸州而不攻,挥军南进。19日,在高平南突遇周前锋后,激战失利,退至高平南之巴公原(今山西晋城高平市与泽州县交界处巴公镇)。刘崇率领中军居中,张元徽部居东,辽将杨兖骑兵居西,欲行决战。时周以后,军队还没有到达,柴荣还命令与北汉军队进行三次对峙:以白重赞统左军居西;范爱能和何徽统右军居东;向训、史彦超等统精骑行;同时,派将军直奔江猪岭(今山西长子西南),切断北汉军的退路。刘崇轻后周兵少,拥众骄傲,声音不需要辽军的帮助,也能赢。杨兖策马前望,见周军阵容严整,劝他不要轻进。刘崇执意决战,不听劝阻,使左军张元徽率领骑兵向后周军右翼猛攻。

接战不多,后周将樊爱能、何徽引骑兵先逃,步卒千余人降。柴荣见势危急,自引亲兵冒矢石督战。宿卫将赵匡胤与张永德各率2000骑,从左右翼进攻,左军白重赞等也率部力战,迅速形成对北汉军的攻击。为了鼓舞士气,刘崇赞赏骁将张元徽的初战功绩,让他率军再战。张元徽复入后周军阵,马倒被杀。南风正盛,后周军乘势左右驰突,愈战愈勇。辽将杨兖畏战逃跑。北汉军大败。刘崇举旗招募1万多名残兵被迫后退,据保险抵抗。晚上,柴荣后军刘词部抵达,与诸军合击,斩北汉枢密使王廷嗣,追到高平。北汉军崩溃,伤亡重,遗弃了无数的行李和器械。刘崇只领100多个亲骑自行车从雕刻岭(今高平西北)逃回晋阳。

[img]8403[/img]

在这场战争中,刘崇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贸然出兵,小胜傲慢,决战无视虚实,多次被全军覆没。柴荣果断指挥,带头,部将力战,一举获胜。


高平之战:五代十国时期最重要的决战是什么?高平之战:五代十国时期最重要的决战是什么?

,,,,,,,

  • 揭秘:柴荣御驾亲征一战奠定了两位皇帝的未来
  • 后周柴荣在高平大败北汉,一举奠定了后周王朝的中原霸主地位。这场战役也是赵匡胤的福缘之战。从此,他进入了后周的高级将领...

  • 柴荣是最被忽视的皇帝,英年早逝 每个人都感到遗憾
  • 唐朝灭亡后,在中国北方, 有五个政权,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他们时间不长,一个接一个,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

  • 后周股肱之臣王朴被赵匡胤誉为能阻止自己
  • 王朴(906-959) 后周大臣。东平人,字文伯。幼英悟,好学善文。后汉乾佑中,晋进士第。王朴是节度掌书记,柴荣镇守禅州。柴...

  • 后周名将徐张永德:因为一块木牌给赵匡胤背锅
  • 张永德(928-1000),字抱一,五代并州阳曲人。家世饶财,娶郭威第四女为妻,早年随郭威起兵,屡建战功。郭威称帝,封女儿为寿...

  • 周世宗的华丽亮相:御驾亲征力挽狂澜,打破北汉
  • 显德元年(西元954年),周太祖郭威死亡,晋王、镇宁节使郭荣(柴荣)继位,即周世宗。死前,周太祖让郭荣担任开封府尹的职务,明...

  • 当陈桥兵变时,赵匡胤是如何控制抗辽大军的?
  • 安史之乱后,唐朝去藩镇割据,最终被朱温代唐称帝,开始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 后唐天成二年(927年),涿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