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后周股肱之臣王朴被赵匡胤誉为能阻止自己

王朴(906-959) 后周大臣。东平人,字文伯。幼英悟,好学善文。后汉乾佑中,晋进士第。王朴是节度掌书记,柴荣镇守禅州。柴荣为开封府尹,拜王朴为右拾遗。柴荣为后周世宗,升王朴为比部郎中。因为建议平定边境有功,又升左建议医生,了解开封府事。同年改为左散骑常侍,端明殿学士。这时,世宗锐意进取,决心征伐,有志统一世界,多次向大臣们询问良策,并选择徐台符等20名文学家出谋划策。当时这些文士都不提倡用武,而王朴则提倡先取江淮。听了王朴的建议后,世宗尊重朴益,从此让朴计议天下大事。
显德三年,世宗出征江淮,任王朴为东京副留守。出征回京,拜王朴为户部侍郎,枢密副使。不久,他升为枢密使。显德四年,再征江淮,让朴留守京师。
王朴聪明机敏,多才多艺,不仅有治理国家的能力,还精通阴阳律历。显德三年,命王朴校定历法,写成《钦天历》十五卷,在唐崇玄历的基础上多有改进,构建九服羲影函数(正切函数);六年后,又命王朴考证雅乐,得八十一调,并制作“律准”,诏有司依调制曲。王朴性格刚直,做事果断,深受世宗信赖。朴留守京师时,修城拓路,使京城巍峨壮观,世宗十分满意。后奉旨视察汴口,回朝时拜访前宰相李谷的府第,两人正常交谈,突然王朴昏倒,猝死。葬礼当天,世宗用王斧敲地,哭了很多次。在赠侍中,将其画像献给宫中功臣阁。宋太祖登基后,有一天路过功臣阁看到王朴的画像,竟然肃然不动,整理御袍,肃然鞠躬,念念有词:“如果这个人在,我就不能穿这件衣服。”

[img]124499[/img]

王朴,字文伯,东平(今山东东平)人。出生于唐天佑二年(906),五代后出生于周显德六年(959);五代后,汉乾佑三年(950)状元。授予学校书郎。王朴从小聪明、警觉、勤奋、勤奋。登上第二个依附中心使杨颖。后汉酝酿混乱,王朴审势回老家,避免混乱。
后周广顺元年(951),王朴辅佐王子柴荣。柴荣被授予广顺三年晋王称号。拜王朴为右拾遗,开封府推官;柴荣登基。王朴历任比部郎中、左劝医生、左散骑常侍、端明殿学士、知开封府事。显德三年,周世宗南征,充东京副留守。世宗得胜还朝,升王朴为枢密副使。又一次南征,迁为枢密使。第三次南征,授王朴留下来“便宜” 守开封。王朴保京城无事,支持世宗南征,大功告成。 王朴规划开封城,设计、扩建、运筹合理。使开封街道畅通壮丽。“今京师制,多其所规定。”
王朴明历算。考证诸历法之失,与司天监共同撰写《显德钦天历》。他熟悉音律,考证雅乐,制定七声立新法。再现并留传七均、十二律、八十四调。王朴的《平边策》展现了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利用战略上进攻先近后远,先易后难,战术上进攻避实就虚,扰敌使其疲劳,扩大后周版图,实现宋一统。《大周钦天历》、《律准》。《全唐文》第八百六十卷有四篇王朴文章。


后周股肱之臣王朴被赵匡胤誉为能阻止自己后周股肱之臣王朴被赵匡胤誉为能阻止自己

,,

  • 周世宗柴荣的华丽亮相:皇家驾驶亲征高平打破北汉
  • 显德元年(西元954年),周太祖郭威死亡,晋王、镇宁节使郭荣(柴荣)继位,即周世宗。死前,周太祖让郭荣担任开封府尹的职务,明...

  • 柴荣是后周的第几任皇帝?柴荣与赵匡胤的关系
  • 柴荣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君主,后人对他的评价也非常的高,他在位时间创造了后周的繁华和昌盛,被史学家们称为是五代时...

  • 揭秘:柴荣御驾亲征一战奠定了两位皇帝的未来
  • 后周柴荣在高平大败北汉,一举奠定了后周王朝的中原霸主地位。这场战役也是赵匡胤的福缘之战。从此,他进入了后周的高级将领...

  • 柴荣是最被忽视的皇帝,英年早逝 每个人都感到遗憾
  • 唐朝灭亡后,在中国北方, 有五个政权,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他们时间不长,一个接一个,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

  • 后周世宗为何灭佛?灭佛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 后代历史学家对于后周世宗灭佛的背景这个问题共提出了两点见解,他们认为后周世宗灭佛的背景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当时的社会教...

  • 宇文勇和柴荣:有能力统一世界,但英年早逝的人
  • 北周武帝宇文勇(543)―578年),字你罗突,鲜卑人,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南北朝北周第三皇帝。560-578年公元在位。宇文勇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