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谁是后周攻后蜀之战的胜利者?怎样评价这场战争?

结果

12月30日,王静征服凤州。活捉后,蜀威武节使王环、都监赵延溥等5000名士兵死于绝食。到目前为止,秦、凤、成、阶都属于后周,蜀朝震惊了。

然而,在这个时候,在战场形势良好的情况下,柴荣停止了对后蜀的军事行动。为了安抚四州人民,柴荣下令说:“除了征收二税外,蜀人预订的所有租税和兵役都将被废除。”。因此,四州人民回到了他们的心中。

956年1月6日(根据农历是显德二年十二月),周世宗下令特赦所有俘虏后蜀士兵,让他们决定是去还是留。

显德三年(956年)六月,柴荣任命后蜀有功的王景为秦州节度使,并在西边部署,防御党项和后蜀。

[img]8393[/img]

评价

柴荣是五代十国乱世中不可多得的雄心勃勃、战略娴熟的主人。即位初年,他有统一世界的雄心,树立了“十年开拓世界,十年养民,十年致太平”的宏伟夙愿。因此,他改变了周太祖郭为稳定而努力的统治模式。在深化内部改革和精锐士兵将领的同时,他实施了外部武力。

在显德元年(954年)的高平一战中,柴荣树立了下周的威望,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自然政事无大小亲决,百官受上而上”。柴荣在实施招抚流民、广开言路等内政措施的同时,加快了对外统一步伐,最典型的事件就是让近臣起草《平边策》。柴荣欣赏王朴献的《平边策》。本文讨论了唐代以来中原王朝领土萎缩的问题,规划了对外用兵策略,讨论了用兵时机。

对外用兵的策略,或者说征讨的顺序。王朴认为,“凡攻之道,必先其易”,他认为后周与南唐边境,沿淮河近2000英里,最容易受到干扰。因此,应从南唐江北(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开始夺地。如果得到江北,南唐江南地区很容易平定。南唐一灭,岭南(南汉)、巴蜀(后蜀)不需要使用武力,可以“传唤”。南方平定了,那么幽燕之地必然望风归附,河东(北汉)可以作为最后一步,等到天下平定了,再一举降服。

《平边策》的用兵顺序总结为“先易后难,先南后北”,说明柴荣有一整套统筹规划来平定世界,不想去哪就去哪。但事实上,柴荣并没有完全生搬硬套《平边策》,而是随着平世界的进程不断调整和优化。

[img]8394[/img]

后周都城大梁(今开封市西北)是四战之地, 四面有敌:西是后蜀,北是契丹,北汉,南是南唐,都是后周的战斗对象。后周就像笼子里的困兽。如果不拆“笼子”,就很难建立国家威望。

西向,后蜀以秦岭、陇山(六盘山南段)为界。后蜀边界线已经推向秦岭北侧。关中与巴蜀、汉中的战略要道:陈仓道、褒斜道、唐罗道、子午道等。,几乎都控制在后蜀手中。后周凤翔与后蜀秦州只有一山之隔,顺势从秦岭山脉俯冲而下,将对后周关中地区构成极大威胁。自古以来,关中不安,汴洛摇摇晃晃。柴荣出兵前,必须平定秦凤二州,在西线建立牢固可靠的防御带,巩固后周关中地区的统治,确保中原西部的战略安全。

淮河是南唐的分界线。江淮地区,多为平原,物产丰富,是难得的粮仓供应。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分布,沼泽面积广阔。淮河上的军事要冲,东边是楚州(今江苏淮安),西边是怀远(郝州)。、寿州、正阳等地,这些要冲都在南唐的控制范围之内。南方面,后周面临南唐的巨大战略威胁。夏秋两季,江淮水运虽然很方便,但北方的骑兵、步兵活动却极为有限,柴荣对南唐用兵,应在冬季。

为契丹和北汉,北向。高平战后,北汉一落千丈。继任北汉的刘承钧选择了休养生息,关闭国家,保护自己。下周,晋州和六州与北汉相邻,相对危险。契丹占据了幽燕十六州,获得了中原王朝北疆的防守重地。失去了幽燕,契丹骑兵可以迅速南下奔袭大梁,届时后周岌岌可危。在北方,后周的压力也很大。幸运的是,后周,辽穆宗耶律静昏昏欲睡,整天醉醺醺,契丹国内政权混乱,政权叛乱,是辽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柴荣看到了这个机会,选择了西征南伐。

[img]8395[/img]

可以看出,如果柴荣倾其国力,穷其兵马,对后蜀进行毁灭性的打击,很容易被其他国家在背后插刀,利用这个机会,导致大梁陷入危险。

历史也是如此。柴荣攻打后蜀时,后蜀向南唐北汉发出求救信,两国都同意攻打后周。南唐皇帝李静多次试图中原:“是中原,我的故乡”。在这种情况下,柴荣在巩固了与后蜀的边境线后,不断发动对南唐的战争。

南唐才是柴荣真正的战略目标,进攻后蜀只是为进攻南唐铺平了道路。


谁是后周攻后蜀之战的胜利者?怎样评价这场战争?谁是后周攻后蜀战的胜利者?如何评价这场战争?

,,,,,,,

  • 周世宗柴荣的华丽亮相:皇家驾驶亲征高平打破北汉
  • 显德元年(西元954年),周太祖郭威死亡,晋王、镇宁节使郭荣(柴荣)继位,即周世宗。死前,周太祖让郭荣担任开封府尹的职务,明...

  • 柴荣是后周的第几任皇帝?柴荣与赵匡胤的关系
  • 柴荣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君主,后人对他的评价也非常的高,他在位时间创造了后周的繁华和昌盛,被史学家们称为是五代时...

  • 揭秘:柴荣御驾亲征一战奠定了两位皇帝的未来
  • 后周柴荣在高平大败北汉,一举奠定了后周王朝的中原霸主地位。这场战役也是赵匡胤的福缘之战。从此,他进入了后周的高级将领...

  • 柴荣是最被忽视的皇帝,英年早逝 每个人都感到遗憾
  • 唐朝灭亡后,在中国北方, 有五个政权,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他们时间不长,一个接一个,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

  • 后周世宗为何灭佛?灭佛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 后代历史学家对于后周世宗灭佛的背景这个问题共提出了两点见解,他们认为后周世宗灭佛的背景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当时的社会教...

  • 宇文勇和柴荣:有能力统一世界,但英年早逝的人
  • 北周武帝宇文勇(543)―578年),字你罗突,鲜卑人,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南北朝北周第三皇帝。560-578年公元在位。宇文勇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