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初期,唐朝与薛延陀结盟,对付强大的东突厥汗国,630年灭东突厥。东突厥失败后,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夷男接管了东突厥的故土。薛延陀臣服于唐,暗中扩大了自己的力量。639年,唐太宗试图恢复东突厥,支持能汗阿史那思摩,与薛延陀的崛起作斗争。薛延陀与新恢复的东突厥进行了多次战争,以防止唐朝的竞争。唐将李积在641年击败薛延陀,以避免薛延陀击败东突厥。但644年,薛延陀部队趁唐太宗征服高句丽的机会,发起了新一轮攻势,击败东突厥,迫使阿斯纳思摩逃回中原。随后,高句丽向薛延陀求助,但夷男希望避免直接与唐朝作战。645年,夷男死后,儿子多弥可汗拔灼开始与唐军作战。646年,唐军反击并打败拔灼后,薛延陀的附庸回河出兵杀死他。拔灼的堂兄伊特不失可汗侵摩支向唐军投降,薛延陀灭亡。
[img]8367[/img]
背景
薛延陀长期以来一直是智勒部落的一员,从属于突厥(包括600年左右分为西突厥和东突厥)。在铁勒反抗西突厥的泥土处罗可汗阿斯纳达曼时,契保首领歌楞声称不要真莫贺可汗,薛延陀首领B失钵声称也可汗,但后来阿斯纳达曼朝圣杨迪皇帝后,他们再次屈服于西突厥的射匮可汗。智利成为东突厥的臣属,当时薛延陀的首领是B失钵的孙子夷男。然而,由于627年智勒的薛延陀、回吾和拔野谷相继抵抗,阿斯那咄咄逼人地被称为不合格的统治者。阿史那咄咄逼人地派侄子阿史那欲谷镇压回河。然而,阿斯那欲谷被回族首领菩萨击败,薛延陀击败了其他四名突厥将军。阿斯那咄咄逼人,无法制服智勒叛军。628年,这些部落为夷男出汗,夷男一开始不敢接受。然而,唐太宗听说后,希望建立一个以薛延陀为主的抗东突厥联盟,派游击将军乔师望,将夷男封为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后来,许多法勒和突厥部落被夷男统治。随后,唐与薛延陀经常交流使者,薛延陀在东突厥领土上扩张强大。
[img]8368[/img]
629年,唐太宗派大将李靖领导大军对东突厥进行反击,630年,李靖抓获阿史那攻保,成功消灭了东突厥汗国。大多数东突厥人向薛延陀投降,有些人向唐朝投降。此后,薛延陀成为中国北方草原的主力军,但仍然臣服于唐。638年,在夷男的同意下,唐太宗封了夷男的儿子拔灼和杰利保为夷男的可汗,表面上尊重他们,但希望扩大他们之间的分歧。639年,唐太宗派将军侯君集对高昌发动战争,夷男向唐军提供攻击。然而,由于侯君集迅速征服高昌,薛延陀的援助没有实际效果。
[img]8369[/img]
贞观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唐太宗诏令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征发朔,并、汾、箕、岚、代、忻、蔚、云九州兵马镇守朔州(治善阳,今山西朔县);右卫将军、代州都督薛万彻、左骁卫将军阿斯纳社尔,征发胜利、夏、银、绥、丹、延、步、坊、石、息十州兵马守卫胜州(治榆林,今天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南岸十二连城);胜州都督宋君明,左武侯将军薛孤吴,征发灵、原、宁、盐、庆五州兵马守灵州(治今宁夏灵武西南);突厥兵,又命执失思,征发灵,胜二州,与李道宗等人相呼应。薛延陀军入塞,见唐军已有防备,不敢贸然进攻。
唐灭薛延陀之战是怎么回事?在什么情况下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