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宋攻谢晦之战是怎么回事?这场战争分为两个阶段

宋武帝刘裕死后,长子义符继其位,官称少帝,年仅17岁;朝政由司空徐羡之、中书监督书令傅亮、中书令谢晦等主持。刘义符继位后,嬉戏无度,不听朝臣劝阻,于是徐羡之等谋废少帝,随后应立刘裕次子、庐陵王刘义真。由于徐羡之等人与刘义真有旧怨,他们利用刘义真与少帝原有的嫌隙,将其列为“潜怀异图”罪,废为普通人。后来,在南兖州刺史檀道济的支持下,他们废除了少帝。恐怕以后会被报复,先后派人杀死义符兄弟。

[img]7697[/img]

经过

战斗的第一阶段

刘裕的第三个儿子,荆州刺史刘义隆继位,时谢晦已成为荆州刺史,拥有重兵。虽然刘义隆不能容忍权臣杀主的行为,但他仍然保持沉默,只是在暗中积累力量。到元嘉三年正月,宋文帝见讨伐时机已成熟,即使宣布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人杀少帝、庐陵王的罪行,也会杀徐羡之、傅亮、谢晦之子谢世休、弟弟等。宋文帝知道,檀道济是目前唯一一位北府军名将。如果他想打败谢晦,他必须采取“抚而使之”的策略。闰正月初六,宋文帝率军亲征,命到彦之、檀道济先后出发,率舟师追溯长江西上;雍州刺史刘粹率领龙翔将军沈敞之、南阳太守沈道兴等。谢晦得知宋文帝率军亲征,于是命令弟弟谢逃带领1万士兵留在江陵。自带船师2万人以来,他命令史余登总参军,从江陵出发对抗宋廷军。谢晦还上表宋文帝称赞徐羡之、傅亮等人的忠诚,并以朱侍中王县首、王华、司空王弘为名,以清君侧举兵。二月,谢晦到达江口(今湖南岳阳北,洞庭湖入长江)。据巴陵(今岳阳)介绍,虞登之进已抵达彭城洲(即彭城集,今岳阳东北,长江南岸),畏而不敢进。余登之每天只呆在船里,恰逢连日大雨。以水战不如晴天火攻有利为借口,尽量拖延战期。半个月后,天已放晴,于登之不得不派中兵参军孔延秀进攻彭城洲,宋军将领萧欣懦弱无能,弃洲而逃。宋廷军众部将主张退屯夏口(今武汉武昌),等待后继军。由于担心受到谴责,到彦之仍然坚持屯守隐琏(彭城洲东北),并派人敦促檀道济部前来会师。不久,檀道济率领后续部众到达,宋廷军士气再次振作起来。

[img]7698[/img]

战斗的第二阶段

谢晦得知孔延秀首战胜利后,立即向宋文帝上表,先夸耀其旗开胜,再提出若干条件,说若能照准,便勒众旋师。表文刚送走,就听说檀道济已经和燕之见面了,要过河了。他很害怕,不知所措。他以为檀道济是同谋,很难单独赦免。现在他不仅被赦免了,还统一了军队。他也知道檀道济擅长领兵打仗,所以越来越害怕。谢晦出外远眺,见面的战舰不多,心里又轻视起来,但也没有马上进攻。到了晚上,东风大起,檀道济部的所有船只都扬帆起航,聚集在一起,首尾相连,无数。2月19日,檀道济等进入忌置洲尾(今湖北洪湖西南长江北岸),列舰进攻,谢晦军大乱,四处奔波。夜间逃往江陵,谢晦。此时,宋雍州刺史刘粹率先进入沙桥(在江陵西部),欲袭江陵,谢晦部将周超率兵击退。周超看到谢晦全军崩溃,那天晚上,弃军驾小舟投降到彦之。谢晦看到部众散尽,城已难守,只好带领弟、侄等七骑出城北逃。到安陆延头(今湖北大悟东南)被抓,后斩于建康(今南京)。

点评

在这场战争中,宋文帝注重战略,战前准备充分,瓦解,孤立对手,及时发动进攻,最终取得胜利。


宋攻谢晦之战是怎么回事?这场战争分为两个阶段宋攻谢晦之战是怎么回事?这场战争分为两个阶段

,,,,,,,

  • 慕容绍宗,东魏名将,北朝第一祥瑞克,无数名将死亡
  • 慕容绍宗(501-549年),东魏名将,鲜卑族。前太原王慕容恪之后,北魏恒州刺史慕容远之子。 早年跟随尔朱荣、尔朱兆,曾任并...

  • 刘裕占领长安后,如何放弃继续北伐?
  • 417年9月,在关中人民的热烈欢迎下,刘裕率领军队进入长安城,参观汉高祖刘邦的陵墓。自五乱华以来,关中就陷入了少数民族的...

  • 陶渊明返乡的原因是什么?原来是仕途不顺的无奈选择
  • 你知道陶渊明退休田园背后的真正原因吗?不知道也没关系,告诉你。 陶渊明是东晋末年和刘宋初年的伟大诗人。在他最后一次成为...

  • 为什么宇文护敢杀皇帝,却不敢称帝?
  • 历史上的宇文护是著名的。他是北周最大的权臣。在过去的三年里,他杀死了三位皇帝,并掌管了15年的政府。很多人都想知道他为...

  • 历史上真的有[男皇后]吗?
  • 历史上真的有“男皇后”吗?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在当代人看来,同性恋之间的爱似乎并不是一种不可理解的感觉,这与当今人...

  • 义熙土断是什么意思?详细说明土断的处理方法
  • 义熙土断是什么意思?这是指东晋安帝义熙九年(公元413年)三月的土断。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时任太尉的刘裕逐渐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