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义熙土断是什么意思?详细说明土断的处理方法

义熙土断是什么意思?这是指东晋安帝义熙九年(公元413年)三月的土断。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时任太尉的刘裕逐渐失去了作用,因为桓温庚徐的土壤破裂已经很久了。国内人民与实际户口非常不一致,给国家兵役来源和租金收入造成混乱。因此,他要求再次实施土壤破裂。

刘裕实施义溪土断时,除徐、兖、青三州居住在晋陵(今江苏镇江、常州)的居民外,其他流寓县多为并省,属于当地县。余姚士族于亮(今浙江绍兴)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四姓中抗命,藏身亡命千余人,被判处死刑,因此豪强肃然,远近知禁。它打击了东晋强大的士族势力,对维护东晋政府的兵役来源和租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土壤破裂,即东晋、南朝整理户籍、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县、县,居民根据实际居住地设置户籍。

[img]33811[/img]

历史背景

西晋时期,土壤破碎的概念已经出现。晋初司空卫宇主张恢复汉代乡镇选举。户籍按住所编制,取消客户,选举由乡镇评估。这是针对九种产品中正制的缺点提出的。东晋和南朝的土壤破碎是当时华侨和华侨县实施的政策。

东晋成立后,政府设立了许多华侨州、华侨县和华侨县进行安置。他们只在当地这样的华侨机构登记,称为华侨。华侨户籍称为白籍,不是正式户籍,白籍人员不承担国家调动。有些华侨相对集中,有些居住分散,“十家五落,各自的星星,一个县的人,分散在州,西到淮河,东海角”。

虽然他们在侨县注册,但他们不住在侨县寄宿的地方。侨州和其县并不都在同一个地方,有的距离很远,管理极其不便。

侨州、县、县一开始只是办事处,没有实地。仅在晋陵(今江苏常州),就有徐、兖、幽、冀、青、六州的十几个县、六十多个县机构。流人刚到,没有工业。为了安抚他们,他们用武力为北伐资本,不得不给予优复特权。然而,北伐多次失败,重返绝望,长期居住,人安其业。

华侨中的大多数上层都占据了田园别墅;除了成为部曲和租户外,下层还通过土地复垦或其他手段获得了少量土地,成为自耕农民。它们不同于当地人的生活和负担,这很容易引起华侨的旧矛盾。此外,许多江南农民也逃跑,成为强大的私人附属品。这些都不利于东晋政府的统治。因此,东晋政权在江南站稳脚跟后,必须实施土地破坏政策。

东晋的第一次土破是在成帝的咸和时期(326-334)。后来东晋、宋、齐、梁、陈历代都被土破,记者见过十次。其中,由桓温主持的最著名的哀帝兴宁二年(364)“庚戌土破”(以3月初一庚戌下诏。故名)和由刘裕(即宋武帝刘裕)主持的安帝义熙八年至九年(412-413)的“义熙土破”,都以严格执行而闻名。

庚戌土断时,晋宗室彭城王司马玄因藏匿五户而被判刑;义熙土断时,会稽大族虞亮因藏匿千余人而被处死。

处理方式

土地破碎政策的中心内容是整理户籍。居民,无论是华侨还是老华侨,都将在其县注册为正式户籍,取消对华侨的优惠待遇,使政府能够统一剥削户籍。为了编制统一的户籍,必须划定县的边界,取消一些流动的县,并从南部旧县的领土中划分为保留的华侨县的部分土地。

[img]33812[/img]

调整其隶属关系,或将新华侨县移交给旧州县领导,或将旧县划分为新华侨县管辖范围,使州县与其所属县不相互分离。同时,检查隐藏的家庭遗漏,搜索逃亡农民和被强大占领的私人家庭,充当政府的服役对象,这也是土壤破碎的重要目的,更加关注南朝后期。

海外华人和一些大族反对土地破裂。士族害怕失去作为北方高门的标志,而人们知道他们将从现在开始承担沉重的调动。宋孝武帝时,雍州刺史王玄谟想破坏雍州侨民。居住在雍州的河东大族刘带头反对。宋政府停止实施,因为人们不愿意属于国籍。

即使被严厉称为义熙土破,除了晋陵界的徐、兖、青三州流人外,这三州流人也是刘裕基本武力北府兵的主要组成部分。刘裕不得不考虑他们的利益,在土破土破土破土的时候保留一些侨州、县、县,从南方原来的州县划出一些土地来归他们管辖。这不仅是照顾侨民利益的措施,也是一些北方人赞成土破土破土破土的条件。

土破结果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和兵源,“财富国丰”;海外华人加入了负担调动的行列。由于每次土地破碎都不能完全完成,留下了一群未登记的海外华人;由于新的海外华人和华侨县的不断出现,土地破碎政策继续贯穿整个东晋和南朝。


义熙土断是什么意思?详细说明土断的处理方法义熙土断是什么意思?详细说明土断的处理方法

,,,

  • 曹景宗简介 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曹景宗生平
  • 曹景宗(457-508年)字子震,新野(今河南)人,南北朝梁朝名将。出身将门,小时候以勇敢著称。后来跟随萧衍(后来梁武帝)起兵,南...

  • 为什么宋武帝刘裕北伐失败?皇帝梦凌驾于统一大业
  • 北伐失败,刘裕将皇帝梦凌驾于统一河山大业之上,在争权夺利的政治竞争中失败。 100多年来,东晋北伐多次,均以失败告终。离...

  • 贾思勰简介 贾思谢,南北朝北魏杰出农学家
  • 贾思勰(jiǎsīxié),北魏时期,汉族、北魏末期和东魏(公元六世纪),益都(今山东省寿光市西南),曾担任高阳县(今山东临...

  • 陈霸先简介 南北朝时期,梁朝陈武帝陈霸先生
  • 陈霸先(503-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汉太丘长陈傲。陈霸先通过平定“侯景之乱”,逐渐控制了...

  • 宇文觉简介 宇文泰的儿子于文觉,北周奠基者
  •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542年)―557年),字陀罗尼,鲜卑族,代郡武川(今内蒙古)人,宇文泰第三子,母亲为北魏孝武帝之妹冯毅公主。...

  • 斛律光简介 咸阳王斛律光生平,南北朝北
  • 斛律光(515年―572年),字明月,朔州(今山西朔县)人,高车族,北齐名将。北魏光禄大夫,第一领民酋长,父亲斛律金,曾任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