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逍遥津之战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逍遥津战败,为什么黑得这么惨?
直接得出结论:孙权占据了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却被打成了落水狗,差点被生擒。接下来,我将深入分析这场战斗。
为了扩大胜利果实,曹操赤壁惨败,孙权亲率军北攻合肥。
合肥是曹魏南部的一个门户网站,也是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它可以威胁东吴庐江到西南部,攻击东吴首都建业到东南部。
这个位置太重要了,孙权在合肥死了四次,一天得不到,睡眠也不踏实。
合肥被围困,尴尬的曹操只能派1000多人支援。更可悲的是,援军感染了瘟疫,战斗力急剧下降,孙权可以消灭它。
蒋济使招疑兵之计,让孙权误以为这只是第一军,后面还会有大量的援军,于是迅速撤退,错过了进攻的最佳时机。
曹操趁机整顿合肥军备,安抚人民,前期做得很好,秩序逐渐恢复。
后来,曹操想效仿官渡之战的做法,将人民迁往内地,以保存有生力量,这显然是对形势的误判。
江淮人民稳定,当然不愿意离开故土迁徙,但也不能违背领导人的命令,所以他们都去了孙权,合肥成了一座孤城。
逍遥津之战,东吴十万军队参战,统帅是老大孙权,配备了强大的将军阵容,而对方只有7000人,但这场战役的主角是张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孙权效仿宛城之战的经验,分散了部队,对合肥发起了进攻。
[img]7583[/img]
孙权有点漂浮,认为敌人会厌倦防守,只会被动挨打,亲自冲到战斗前面。显然忽略了一个问题,前线太宽太薄,前线容易攻击,翼支撑缓慢。
张辽抓住机会,率领突击队冲向孙权主阵。侧面的吴军发现大本营受到了攻击,只能放弃原来的防守路线。
张辽只率800人,不但突出重围,还能杀回包围圈救被困人员,可见孙权的指挥有多愚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孙权担心曹魏援军即将到来,每次军队中都有传染病,只能撤回江东。
然后他又来了一个神奇的操作,他的宫殿后面,让大部队先过河,只有1000人防守,然后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由于要过河,东吴军士只能排成纵列,部队非常分散。这时,魏军前来突袭,破坏了桥梁,破坏了孙权近卫军。
[img]7584[/img]
甘宁、凌统誓死保护,孙权才安全过河,凌统重伤只能游回去,可见有多尴尬。
虽然东吴的损失不是很大,但是太丢脸了,把一个教练的无能淋淋地展现出来。孙权是个好政治家,就是打得太差。
在逍遥津之战之后,孙权意识到合肥是自己的坎,估计这辈子都过不去,北伐曹魏也就没戏了。
于是开始琢磨怎么搞蜀汉,为以后背盟偷袭荆州埋下伏笔。
俗话说,胜败是兵家常事 孙权逍遥津战败为什么黑得这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