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齐书 《北齐书》上写着“斩捕首俘3000多级,截至宪仅而获免” 《段韶传》中写道:也一时瓦解,投掷山谷,死者众多。
既然是李百药的《北齐书》写的,那么这3000人的数字应该是可信的,是北齐的历史记录。杀了对方多少人,只会多写,不会少写。
然后,据《北齐书》报道,北周围洛阳的时尉迟截手里有10万军队,然后被斛律光杀死了3000多人。10万军队失去了3000人,比例为0.03%
让我们来看看北周其他人的史书记载:
1、《周书 宇文护传》:
齐骑直前,围洛之军一时崩溃。只有尉迟截率领几十骑捍卫敌人,齐公宪督促莽山将军拒绝,但他得到了[全军返回]。全景宣攻克豫州,寻找洛阳围解,也引领军队撤退。
(上面说十万大军损失了三千多人,这三千多人占了很小的比例,一般来说,可以说是“全军而返”)
2、《北史 尉迟迥传》:
保定两年,拜大司马。及晋公护东伐,大帅师攻洛阳。齐王宪等军在芒山,齐众渡河,各军惊散。他带领他的手下反行,但敌人,所以[所有将军都得到了全体教师的回报]
(《北史》尉迟癀传与《周书》宇文护传保持一致。周书 尉迟截传记中没有尉迟截参加芒山的记录,这段是李延寿写的。)
3、《周书 达奚武传》:
宪欲待明更战,武欲还,固争未决。武说:“洛阳军散,人情震撼。如果不是因为夜速,明天就不能回来了。武在军队已经很久了,这取决于形势。如果国王和青少年无事可做,他们怎么能抛弃几个露营者呢?”宪从之,然后[全军返回]。
(这说明宇文宪和达奚武手中的军队是保全的。)
4、《周书 达奚震传》
保定四年,大军东讨,众将奔退,震与敌作战,【军遂独全】。
(达奚震是达奚武的儿子。他和达奚武在同一个队吗?他的传里还说“军遂独全”。
5、《隋书 李子雄传》
后来,达奚武与齐人战在芒山,诸军大破,子雄【领独全】。
(从达奚武、达奚震、李子雄的传说来看,宇文宪手中的军队至少是保全的)
结论:从以上史料来看,派遣尉迟截精兵10万人,去掉3000多人,北周精兵主力消耗不多,大部分精锐仍保存。
宇文护出兵打洛阳,本意是好的,虽然无功而返,但没有多少精锐的损失,也没有让北齐占什么便宜。
事实上,正如余毅所说,“敌人有备故”。后来,宇文勇也在洛阳遭受了损失。消灭高家打晋阳是正确的进军路线。
芒山之战中北周死了多少人?齐周莽山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