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龙袍起源于什么时期?当中国人谈到龙时,除了丰富多彩的龙民间习俗外,他们还会谈论一种特殊的服装——龙袍。长期以来,它一直是中国皇权的象征,也是中国龙文化的一部分。事实上,龙袍被指定为皇帝的正式服装,历史并不长,起源于600年前的明朝。
彼此的“龙袍”不是彼此的龙袍
东华大学服装学院服装史专家包明信教授告诉记者,在明朝之前,中国皇帝也穿着“龙袍”,但与后来的龙袍明显不同。第一,看先秦的龙纹,形象简单粗犷,大部分没有肢爪,类似爬虫动物。秦汉时期的龙纹多为兽形,肢爪齐全,但无鳞甲,常画成行走状,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不像人们今天熟悉的龙袍。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明朝以前,龙纹服饰虽然是权威的象征,但可能不是皇帝的“专利”,其他贵族也可以穿所谓的“龙袍”。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考古发现证明明明朝以前的皇帝有自己的龙袍。例如,元朝的每一位皇帝都有一幅生前的肖像。他们的衣服很简单,没有龙袍。然而,虽然龙袍的概念没有得到加强,但在以前的皇帝中,也有龙袍作为正式服装。龙袍这个词已经出现在宋朝和元朝的小说中。
黄色不是龙袍唯一的颜色
明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服装制度,龙袍被指定为皇帝的正装,别人不得穿。明清龙袍绣有九条龙,其龙纹是我们现在熟悉的图案。明朝皇帝不总是像电影里那样穿明黄色的龙袍。明朝的龙袍是素色的(白色的)、玄色(黑色)、以五行代表色为基准的黄色等,这些颜色的龙袍平时上朝时都可以穿,主要看皇帝的心情。此外,明朝以后,皇帝还给了王公大臣龙袍。他们的衣服绣有龙纹,但不能称之为龙袍,只能称之为“蟒袍”。
兴也龙袍衰也龙袍
专家指出,龙袍作为服装体系的核心,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新阶段。服装制度不仅规定龙袍是皇帝唯一的合法所有者,而且对各级官员也有服装要求。服装是等级制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段时间内起到了稳定统一的多民族王朝的作用。然而,服装制度也是中国封建王朝衰弱的标志之一。皇帝和官员依靠衣服来展示权威,但他们在治理国家方面往往显得无能为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统治必然会崩溃。据史料记载,除明清皇帝外,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和复辟皇帝的袁世凯都为自己量身定制豪华龙袍,但这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稳定的皇帝宝座。伴随着辛亥革命,封建服饰制度终于结束了,龙袍也成了历史文物。
龙袍历史专家分析:皇帝独家龙袍起源于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