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83个王朝,共有559个皇帝,包括397个“皇帝”和162个“王”。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在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鸿历,享年89岁(西周共和国元年前的计年不准确,所以不计);东汉战帝刘龙是寿命最短的皇帝,2岁就去世了。在历代王朝中,周朝延续最长,共800多年(西周300多年,东周515年);北辽存在时间最短,仅一年多。那么,这83个王朝中出现了多少位太上皇呢?总共有九个。
李渊是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帝。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事件中杀死了弟弟、王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当时,唐高祖李渊在皇宫内湖划船嬉戏。突然,一群士兵冲到他们面前,声称奉秦王的命令是皇父的护送。李渊得知两个儿子被杀,惊慌失措。他知道朝廷局势已经被次子李世民控制,不得不下令退位,宣布李世民将继承大统。李世民既想当皇帝,又不想背上千古的恶名,于是他的谋士们给了他一个主意,让他尊敬父亲为“太上帝”,以保护父亲的尊严。就这样,李渊做了10年太上皇,于公元635年抑郁而逝。
第二位皇帝是李丹。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开兵杀死毒死唐中宗李贤的魏后,为唐瑞宗设立了父亲李丹。瑞宗知道王位是他儿子为自己赢得的。三年后,他有趣地说,他的儿子李隆基是为唐玄宗服务的。李丹当了五年皇帝,死于孤独。
李隆基是第三位太上皇帝。李隆基让父亲当太上皇,儿子李亨如法炮制,也让他当了六年太上皇。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叛军接近国都长安。71岁的李隆基,当了45年皇帝,在仓皇中逃往成都,但他仍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王位。当时,承担抗击叛军重任的王子李恒在距长安千里之外的苏州灵武宣布即位。同时,根据祖先的先例,远在成都的李隆基是太上皇帝。安史之乱平定后,李隆基回到长安,不得不承认这一既成事实。
赵霁是第四位太上皇帝。公元1125年,金兵以宋朝君臣背盟毁约为借口,大举南下,与北宋都城汴京形成合围。兵临城下,朝内一些当权大臣强迫宋徽宗赵霁传位于王子赵桓,理由是皇帝不退休,不足以平金人的愤怒。赵霁成了太上皇。然而,金朝并没有罢兵。公元1127年,太上帝赵霁和钦宗赵桓都被金兵俘虏,历史上被称为“靖康之耻”。父子俩先后客死其乡。
第五位太上皇是赵构。宋高宗赵构在南宋时期没有自己的儿子,立赵匡胤七世孙赵敏为王子。由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将位传给弟弟赵光义,开国200多年来,他的直系子孙从未成为过皇帝。因此,在野外经常有各种各样的讨论。特别是在金兵压力大、局势危急的时候,满朝的文武大臣越来越倾向于让赵匡胤的后裔尽快承担起保护国家的重任。在各方的压力下,坐了35年王位的赵构不得不宣布禅位于王子赵敏,这是孝道。
第六位太上皇帝是赵敏。宋孝宗赵敏当了27年皇帝后,在内忧外患中将位于赵敦(宋光宗),成为宋朝历史上第三位太上皇帝。
第七位太上皇是赵敦。宋光宗赵敦是宋朝所有皇帝中最愚蠢的一位。43岁时,他因父宋孝宗禅位而登基为皇帝。宋光宗体弱多病,没有安邦治国的天赋。而且,光宗听了奸臣的诽谤,罢免了辛弃疾等主战派大臣,后来由当时著名的嫉妒妇女、残忍无情的李皇执政。奸夫当道,朝政从宋孝宗时期的清明转变为腐败。宋光宗不想朝政,沉迷于酒。据笔者研究,光宗一直与孝宗不和,宋孝宗逊位后,他长期不去探望。绍熙五年(1194年),宋孝宗生病了,宋光宗既不请人看病,也不去拜访孝宗,甚至孝宗病逝,他也不服丧。因此,在太皇太后的允许下,大臣韩愈和赵汝愚迫使光宗退位。光宗不得不让位于太子赵扩(宋宁宗),闲居临安寿康宫,安享太上皇的日子。
朱祁镇是第八位太上皇。1449年,蒙古瓦拉部进入明朝北部边疆,前锋迅速接近大同。在宦官王振的鼓励下,明英宗率领50万军队亲征瓦拉。明军在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部)被瓦拉军包围,明英宗被俘。兵部尚书于谦等留在都城,拥立朱祁钰为帝(明代宗),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明朝历史上唯一的太上皇是明朝朱祁镇。一年后,明英宗被送回北京。明英宗做了七年太上皇后,于公元1457年乘代宗病重在“夺门之变”中复辟,重新登上大位。
第九位太上皇是弘历(即乾隆)。弘历25岁登基时,曾烧香祈祷上天。如果他能成为60年的皇帝,他会把王位自动禅给儿子。也许他没想到自己会这么长寿。到1796年,乾隆已经坐够了60年的王位,再也不履行诺言,真的无法向上帝和臣民解释。于是他向王子(即嘉庆)宣布禅位,但他也宣布自己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还要问军国大事,指导新皇执政。乾隆也是历史上最后一位太上皇帝。
在这九位太上皇中,宋高宗赵构做了26年的太上皇,是这位坐得最长的太上皇。
揭秘中国帝王之最:历史上有多少位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