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记忆参与拍摄《七千俘虏》,白崇禧亲自在桂林指挥。他命令廖磊率领的第七军跟随红军,相距40华里,一路送红军到贵州省。
当时参加湘江围捕拦截长征红军的国民党部队包括湘军刘建旭的二十八军、桂军夏威的十五军、吴奇伟的四五军、周浑源的三十六军、李云杰的二十七军、李云恒的十六军等。蒋介石最怕的是中央红军在湖南重建根据地,与贺龙部会合,重点是让薛岳、吴奇伟防止红军北上。在设计所谓的“第四条封锁线”时,即在湘江以东歼灭红军的计划中,蒋介石考虑到桂军李宗仁和湘军领导人之间的私人关系密切,他们不会互相怀疑。他们将能够封锁湘江,阻止红军前往道路,而其他部队则从后面追逐。为此,蒋介石还专门给白崇禧发了一大笔军费。侍从室主任严道刚曾对蒋介石提出建议:桂系是否会按命令拦截红军值得怀疑。蒋介石认为,如果李宗仁等人不按命令努力工作,让红军进入他们的领土,他们肯定“受不了”。李宗仁说,“中央军”应该在江西就地消灭红军。如果要网开一面,也要把缺口开到闽粤两省,也就是陈济棠的方向,然后把红军赶到沿海地区消灭。蒋介石把红军带到广西,还“宣传国内外大事,捏造拦截我们给共产党军队的电报,说广西李和白勾结红匪,期待中央军有借口占领广西,居心极其阴险”。白崇禧赶赴江西,参加“围剿”的桂军唯一部队44师迅速撤回广西。
红军胜利渡过湘江后,负责追击的薛岳对何键和白崇禧表示不满,并向蒋介石指责他们不努力工作,并传播“中央军”只是为了抢占领土。薛岳部周浑源负责“占领道县,确保红军南下进入桂北”。蒋介石以“实现战略任务”为由,没有与红军发生重大战斗。但是周部和桂军发生了一场战斗,结果周部第一部队的一个营在战斗不到一个小时后就被缴械了。据说这个营的官兵以为遇到红军就投降了。后来双方澄清是“误会”。
[img]815067[/img]
除了向蒋介石报告“大胜利”外,参与拦截红军渡湘江的湘军刘建绪部还指控白崇禧擅自退出阵地,但未通知他们转移兵力,导致红军过河。蒋介石奖励何键和刘建绪。湘军李云杰与红军后卫部队作战,并获得奖励。
白崇禧指责“中央军”观望不前,湘军不来救援。还说“中央”百万人无法阻止红军突破,桂系当然更糟。李宗仁报告说,红军的进攻非常繁荣,幸运的是,桂军依靠危险的地形,以寡敌,坚持了十多天。红军屡攻不下,再衰三竭,桂军全面进攻,杀得红军“死伤万余人,被俘7000余人”,造成“镇压共产党战役中罕见的大胜”。
李宗仁还回应了“中央军”的指控:“中央追兵在湘中地区作墙。京沪地区的报纸,更鼓其如簧之舌,极力颠倒黑白之能,说共军已与我军妥协合作。为了证明自己的言论,李宗仁还给上海市市长吴铁城发了一封电报,称红军被桂军俘虏了7000多人。在俘虏中,约有3000人来自湘粤,并试图将其送回家乡。其余4000多人被共军包裹在苏、浙、皖、赣。当地遣散并不容易。我哥打算租一艘特别的轮子,分批把这批俘虏运到上海。如果我讨厌我哥哥,我会被遣散回家。”。为此,还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七千俘虏》到处放映。结果,吴铁城告诉他“不要送”,放弃了。
此外,根据桂军将军的回忆,李宗仁和白崇禧确实下令撤退原本完成的桂军,要求他们“占领侧面位置,监视红军行动,只拦截后卫和相机追击红军,抗击蒋军入侵”,而桂军和红军掩护部队确实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参与拍摄《七千俘虏》的周游记忆,“白崇禧亲自指挥桂林。他命令廖磊率领的第七军紧跟红军后,彼此相距40华里,一路相送,一直把红军送到贵州省。;“在兴安县外,一些落后红军长征的男女老幼被接受,其中包括背着孩子的女性。总共约有130人。这些人都是由电影队作为红军俘虏拍摄的。此外,华江千家寺烧了十几栋房子,这是桂系跟随红军部队的第七军因意外火灾烧毁的。我带着电影队长黄学礼去拍摄剩下的烟花和破碎的墙壁。”
长征数据统计:到达终点的人数为出发人数的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