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方腊起义的历史是什么? 谁是最后镇压的人

很多人不知道方腊起义,

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但其实早在童年,我们就字面上接触到了四大名字,尤其是拍摄的很多影视剧,让我们触摸到了这些生动的书中人物。“聚集在水泊山上,展现中国英雄的泪水”这句话最让我印象深刻,基本上总结了整个水浒。书中108将聚集800里水泊凉山,竖起“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旗帜,公开对抗北宋朝廷。从前,我也幻想过他们能反对招安,继续坚持对抗,最终赢得自己的世界?但是这样总是太天真了。最后的结局是接受招安,明知朝廷借梁山兵力攻打方腊,也不得不带领自己的兄弟与方腊搏斗。

[img]573909[/img]

《水浒传》从第111回到第119回讲述了“梁山水泊征方腊”的内容,从第111回讲述的“张顺夜伏金山寺,宋江智取润州城”到第119回讲述的“鲁智深浙江坐化,宋公明衣锦还乡”。在接受招安后征求方腊的过程中,梁山英雄共死亡81人,最终只剩下27人,可以说伤敌1000人,损失800人。在梁山人看来,这样的结局真的很悲哀;但对于北宋朝廷来说,这样的结局无疑是他们想要的最好的结局。然而,这只是《水浒传》中编写的一个情节。历史上真正的“方腊起义”确实存在,并为北宋的亡国埋下了深远的隐患。然而,它的最终恢复和镇压与水泊梁山无关,镇压农民起义的主体也存在。

[img]573910[/img]

纵观北宋后期,贫困、内忧外患的世界形势导致了国内人民的不断抱怨和农民起义。“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是这一时期社会矛盾的产物。事实上,方腊起义的最终影响动摇了拥有百年基础的北宋王朝。当时,它几乎构成了北宋王朝的手腕和喉咙。

北宋徽宗时期,由于皇帝特别喜欢“花石竹木”,便于东南地区大肆搜寻花石竹木和珍宝。方腊所在的清溪县主要盛产木漆,方腊是青溪县一大漆园主。当时青溪县位于东南,自然是朝廷压榨的重点地区。当地人被压迫剥削,方腊作为漆园主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方腊点燃了对宋朝的愤怒,开始暗中纠缠人民,规划农民起义。

[img]573911[/img]

公元1120年,方腊以“得天符牒”宣布起义,建元永乐。一方面,人民是无知的,另一方面,朝廷是黑暗的,所以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义军从100人发展到数万人,势头巨大。同年12月,方腊义军从东南向西向北横扫。不到一年,他们就占领了六州52县,这对北宋朝廷的统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占地面积小的北宋在哪里能承受如此巨大的伤害)。自宋朝经济重心向南移动以来,南方经济一直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命脉,现在南方被方腊义军占领,宋朝无论如何都不会坐视不管。

[img]573912[/img]

公元1121年,宋徽宗开始调兵遣将。首先,他任命童贯为东南四道宣抚使和谭震为浙江两路制定使。他们共统一了15万名士兵。他们大举南下,试图迅速扑灭对方的腊义军。为了麻痹义军,宋徽宗还罢免了朱健(东南地区主要领导的官员是北宋的“六奸”之一)父子的官职。

同年正月,秀州之战爆发,这是宋军对义军的第一次战斗,义军第一次战败。同年二月,宋军包围杭州,义军奋战数日,最终因弹尽粮绝被迫撤离杭州,杭州失守。在随后重新夺取杭州的战斗中,由于战争战略的失误和军队战斗力的不足,义军的起义形势急剧下降。同年3月,睦州失守,宋军南下进一步。同年4月,衢州失守,方腊一大将郑魔王不幸被俘,随后不久,婺州失陷。义军被迫跟随首领方腊撤退到青溪县,义军撤退,但宋军的猛烈进攻仍无力反击,自战争以来,义军一直处于不利状态。三月,宋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再次攻占了义军大本营青溪县。方腊带领义军别无选择,只能退守起义的最后一站——帮源洞。

[img]573913[/img]

三月底,面对宋军对帮源洞的层层包围和前后夹击,义军显然表现出了不敌之地。童贯何从未有过对方腊施诱降的手段,但方腊却誓死不屈。21日,在几次诱降失败后,宋军对帮源洞的义军发动了最后一次总攻,仅仅几天,就有7万多名义军在14日、在15万宋军的猛烈攻势下,全军覆没。1121年8月,方腊及其家属与其他首领一起被俘解入京,方腊等人惨遭杀害。

[img]573914[/img]

方腊被杀后,南方起义军的身影并没有消失,他们依然陆续出现在东南诸州县之间,起义形势依然层出不穷。面对民间的“有生力量”,北宋朝廷采取了强硬打击、坚决消除的态度,先后派出三路大军分路镇压。镇压南方义军的战斗持续了近一年,宋军完全镇压了他们。虽然镇压方腊起义等其他小规模起义不到两年,但战争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方腊起义的历史是什么? 谁是最后镇压的人方腊起义的历史是什么? 谁是最后镇压的人

,,,,,,

  • 岳飞生平事迹介绍:岳飞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
  •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军事家、战略家,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他精通韬略,并长于诗词、书法,其高尚品格和爱国...

  • 赵光义是怎样成为皇帝的?宋太宗继位之谜
  • 赵光义的真名是赵匡义。后来,他改名为赵光义,因为他避开了他的兄弟宋太祖。在他的兄弟中,除了早逝的人,他排名第一。他比...

  • 出身武官的枢密使狄青:宋代唯一一个以文制武的例子
  • 五代君主,如后唐明宗,后唐废帝从柯,后周太祖,都是军队拥立的。当时,军队几乎形成了建立皇帝的习惯。回顾这种习惯的来源...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

  • 一条杆棒等身齐:揭开太祖赵匡胤的武功有多高
  • 太祖赵匡胤出生于军人世家,他的父亲赵弘殷在后唐时期就掌管禁军,后因战功升任护圣都指挥使。都说虎父无犬子,赵匡胤的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