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望见(颜)良爪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袁)绍诸诸将莫能挡,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凤目圆睁,蚕眉直立,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亮在指挥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红兔马快,早已跑到前面;颜亮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在马下。突然下马,割下颜良一级,绑在马项下,飞上马,举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地。《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
关羽的战斗力是举世公认的,但是,历史上记载的战斗力与演义渲染的战斗力有很大的不同。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斩颜良的场景更像是一场民间武术挑战赛。每个人都比较武术、刀法和枪法。此外,他们还轮流与颜良作战。曹军方先后派吕布老将宋宪、魏续,随后是虎将徐晃。宋宪和魏续不济事,被颜良摧毁,勇敢如徐晃,也只打了20轮就输了。最后,关公亮相,一刀杀颜良,依靠赤兔马快。擂台赛完美结束,关公摘金。
在整个战斗过程中,曹袁双方的将军都成了打手,在民间传说中,他们的军事色彩也发生了变化。事实上,史上关羽斩颜良与这场挑战赛有很大的不同。曹军和袁绍军在白马,不是挑战,而是战斗,不是简单的将军,而是一场大规模的军团战斗。颜亮不是武林高手,而是指挥官。虽然史书也记载颜亮“勇敢”,但颜亮更多的使命是指挥突袭,布阵谋局,实施围城和阻击。
白马之战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奇袭,一场迫在眉睫的支援战。当时的情况不能容忍曹操一次又一次地派哪位将军与颜良单挑,颜良作为指挥官没有时间玩武术和敌人盲目消耗。此时的关羽,是援军指挥官之一,他根本不是来和颜良比赛的,他的使命是如何突破颜良军的军事防线。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关羽在当时的混战中看到了颜司令的指挥所。他迅速决定把敌人的指挥所带走,所以他独自发起了冲锋。在这个过程中,关羽的战斗任务非常复杂。他必须越过军事防线和重重的军事掩体,保持自己不被对方的弩兵射中。
关羽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可以在没有“炮火”支持甚至团队的情况下,一路冲向敌人的指挥官,不仅取消了敌人的指挥官,还杀死了指挥官。而且,他骑的不是赤兔马,历史上的赤兔马当时早就死了。至于颜亮,他不会毫无准备。虽然东汉末没有传呼机,但关羽向他发起了进攻。前线应该警告他。在这种情况下,关羽还可以突破道路防线,直接带走敌人的指挥官。这就是他的牛。
从这个角度来看,关羽在历史上的战斗力强于《演义》中的关羽。事实上,在三国历史上,很少有将军的事情出现。像关羽这样的英雄事迹不太可能重复,敌人指挥所的防御系统也不是素食主义者。如果再次发生,人们会被射入黄蜂巢。文丑并没有被关羽杀害。他死于混乱的军队。
武圣关羽:从正史和演义上看,关羽的个人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