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成立后,齐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俗话说,穷孩子早就负责了。大多数时候,他没有父亲,也没有父亲。他适应能力强,性格强。
多年来,他跟随父亲禹四处奔波,攻打四面八方,治水治人。禹在建立王朝的同时,也锻炼了启。大禹死后,一个部落长伯义也很强大。他想效仿尧舜禹禅让的老例,争夺这个位置。在民间故事中,这个故事就是这样解决的:伯义觉得自己的威望不够,就把宝座给了启,然后躲在山里。
但如果从姚舜禹之前的接位顺序来看,我们可以合理推断这是另一个“谦让”的故事。
我们现在能得到的关于那个时代的书面材料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是司马迁时期的记录。那时候离于的时代有2000多年了。最糟糕的是他们没有系统的书面记录,我们现在能找到的最早的文字只是商周时期的甲骨碎片,离夏启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根据现在的记录,《史记》说伯益把自己的位置给了启,孟子说伯益被启架空了,他“被禅让”了。此外,还有更直接的说法,比如《竹书年》,启杀了伯益。
[img]831153[/img]
与尧舜不同,禹知道如何从前人那里吸取教训。他很早就推出了一个公认的对象伯益作为他的明面接班人。其实只是个障眼法,没有人推出其他候选人。然而,于秘密地让齐培养力量。当每个人都发现候选人只能在伯益和齐之间选择一个,而伯益消失了,并留下了一个官方演讲,说他退出了竞选,齐成功地接管了位置。现在阻止它已经太晚了。
前面说过,禹为了集中权力,在召开涂山大会时,除了杀人立威勒令上贡外,禹还做了另一件事——禹把世界分成九州,制定了中国最早的刑法,叫做“禹”刑。由于我们离夏朝太远,夏朝的资料已经很少了,我只能根据现有的少量资料来说。禹刑的具体内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证实,但汉代以后的经典说,夏朝的刑事条款也有很多记录。根据东汉郑玄的记录,“夏刑,大开200,斌开300,宫开500,墨每千。“大辟就是杀头,斌辟就是砍手脚,宫辟就是《葵花宝典》里做的事,就是割鼻子,墨水就是在脸上刻字。夏朝的生活真的不容易,有3000个罪名可以让你从杀头到割掉身体的某个部位或毁容。
大禹做的另一件事是铸造九口鼎各部落长进贡的金属青铜,象征着世界九州归于禹。所谓鼎,就是以前做饭做肉的大锅,造九口鼎,象征着大家聚在一起吃饭,成为一家人。
这次山地会议,会议结束了,烹饪锅留下了,所以这九个鼎有象征意义和纪念意义。从那时起,余的后代把这九个大锅放在他们的宫殿门口,表示“食物对人民来说是最重要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始于吃饭。
1995年,为了庆祝联合国50年的生日,中国向联合国赠送了一份非常难忘的礼物——1.5吨世纪大鼎。它的意思是:祝全世界的人都能吃饱饭。
从这九口饭锅开始,禹开启了象征性地代表后人权力最高端的历史,“鼎”成为皇权统治的象征。历代统治者得到这九口饭锅,就意味着得到了世界。如果他们想夺取最高权力,他们就被称为“赢得世界”,获得统治世界的权力就被称为“赢得世界”。王朝最好的时候是“鼎”代表锅里有东西,那就是世界富裕,每个人都能吃饱饭。所谓“鼎在国,鼎失国亡”。
世界上只有中国在历史上始终坚持吃锅作为最高权力的象征,不是为了什么主义,也不是为了什么信仰。中国人民最大的主义和信仰是让每个人都有食物。
而且每个统治者能否长久,都要问自己:“你让人有饭吃吗?”
大禹的政治手腕:通过开架空伯益实现继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