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是唐代中后期的杰出诗人。他的诗以其壮丽而含蓄而闻名。为了理解他诗歌的真正含义,无数学者对他的生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他与牛李党的关系。
自五代和北宋以来,李商隐和牛李党之间的关系一直在争论。有人说他是李党,也有人说他是牛党,也有人说他一生都在牛李两党的夹缝中生存,但最终被两党排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多数学者倾向于说他是牛李党争的无辜受害者。然而,无论我们如何争论这个问题,有一点是达成共识,那就是李商隐卷入党争,从他在牛党人物令狐楚死后转到李党派的王茂元幕府,成为他的女婿。然而,一些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对这一共识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王茂元既不是李党,也不是牛党。他与党的斗争无关。因此,李尚隐藏在王茂元府,没有参与党的斗争的问题。
@ 据《唐书·李商隐传》记载,李商隐早年受到令狐楚的赏识,曾在令狐楚的节日使幕府工作,令狐楚的资助才考上进士。但令狐楚死后,他投入了当时为河阳节使的王茂元的大门。王茂元非常欣赏他的才华,提拔他当掌书记,并向他许下了女儿。从此,牛党人恨李商隐,认为他忘恩负义,诡薄无行。这是史书中关于李商隐如何卷入党争的最早说法,后面的史书大多是指这一说法。然而,这段史料在时间记录中存在错误。例如,当李商隐成为王茂元的女婿时,他在王茂元镇河阳,而王茂元在武宗会昌工作了三年(843年)。当时,王茂元被朝廷命令与刘琏作战,很快就死于军队。当时,李商隐也在母亲的葬礼上。因此,他此时不能结婚。根据学者的研究,李商隐入王茂元的幕府,应在文宗开成三年(838年)。
@ 除新旧唐书外,没有史料表明王茂元是李党。如果你仔细检索王茂元的生活材料,你可以看到,从他的父亲开始,王的两代人都是地方节制使者,这与中央政府的变化无关。相反,王茂元和牛党人物有很多交往。比如开成三年牛党的骨干杨嗣复拜相,时任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立即送去贺状。另一个例子是会昌元年(841年),是李党的领导人李德裕。作为牛党的代表,李宗闵此时在洛阳担任闲职。然而,就在这时,王茂元给李宗闵发了两封信。在信中,一方面,他对李宗闵早年的晋升表示感谢。另一方面,他同情李宗闵在大和末年被贬职,并向他表示真诚的同情。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封充满感激和遗憾的信都是李商隐起草的。
第三,新旧唐书本传都提到王茂元镇河阳是李德裕亲自提拔的,所以王茂元应该属于李党。事实上,如果我们进一步了解历史资料,不难发现李德裕对王茂元的任命是正常的人事调动,没有偏私。此外,会昌三年八月,王茂元军被刘震的部将打败,王茂元立即在军队中生病。由于这场战斗的失败极大地影响了士气,李德裕立即采取了果断措施,命令王宰接替王茂元为河阳行进攻和讨使。事实上,这只是王茂元的军事力量。
在分析了王茂元后,学者们又对李商隐一生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令狐楚进行了探索。他们认为,过去的一些历史记录和历史理论大多将令狐楚描述为牛党,但事实上,他的情况更为复杂,不能简单地下判断。纵观令狐楚的一生,他确实在早期与李逢吉和其他人交谈,这违背了裴度和其他主张在藩镇使用军队的意见。然而,后来,他与李德裕和其他人没有任何重大政治分歧。他在后期没有参与党的斗争,所以严格地说,他不能被归类为牛党。至于他和王茂元是政敌,他们真的找不到任何历史依据。他的行为可以说与王茂元没有任何关系。
学者们认为,如果我们能抛弃王茂元是李党,令狐楚是牛党的偏见,重新考察李尚隐藏在王茂元幕府后,他与令狐等人的关系,我们就会得出与以往不同的看法。
据记载,令狐楚死时,李商隐只有25岁。当时他刚考上进士,朝廷还没有正式授予他任何官职,但确实有一大家子要靠他养活。这时令狐楚的儿子令狐只是一个小小的左捡遗,又因丁父忧而免职。在这种情况下,李商隐不得不获得仕途上的依赖和经济上的资助,只能投靠在一定程度的门下做一些文字工作。这种现象在唐代社会很常见,对读者来说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不会被人责怪,更不用说背恩忘德了。李商隐进入王茂元幕府后,令狐并没有排斥他。相反,他还在一些实际行动中资助李商隐在仕宦上寻找出路,并有两份保存的书作为证据。如果令狐认为李商隐背信弃义,投靠敌党,他就不可能为李商隐延名,从而达到进步。
通过以上分析,有人认为所谓李商隐入王茂元幕,从此卷入党争,是一句老话和刻板印象。李商隐真正卷入党争,始于李党失势。
唐朝中期以后,朝廷的腐朽势力越来越强大。以李德裕为代表的李党派,是中晚唐要求改革有所作为的政治集团。他们与以牛和尚、李宗闵为首的守旧牛党形成鲜明对立,主张剥夺藩镇和宦官的权利,积极消除朝廷的弊端,整顿当时社会的一些腐败现象。在大中时期,会昌是牛李两党之间的最后一次斗争,结果以代表创新势力的李党的失败告终。就在李党面临不可挽回的失败时,李商隐对他们表示同情,并用自己的诗歌为他们辩护。
因此,学者们认为,学术界对李尚隐的评价仍有待讨论。他不是一个懦弱的文人,只知道如何在牛李党之间的裂缝中生存。事实上,他的行为显示了知识分子应该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倾向于进步,追求理想的精神和品质。(本文来自互联网)
李商隐与牛李党争:李商隐是如何卷入牛李党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