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英雄们就有很多仇恨,但正是这种无限的仇恨才令人敬畏和感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令人敬畏的人物和许多感人的悲剧时刻。本文选择的十个悲剧时刻,虽然只是历史河流中的一束波浪,但毕竟是最耀眼的波浪。
一、张自忠英勇殉国
作为抗日战争以来中国战争死亡的最高将领,张自忠把他放在第一位,不仅是张自忠将军,也是鸦片战争以来为中华民族生存而牺牲的所有抗日英雄。
在日军四面围攻下,张自忠将军身上有七枚炸弹。当他离开时,他只说了一句话:“我死于战争,问自己是否值得国家、民族和长官的良心。”。用这句话,张将军排名第一,当之无愧。
二、崖山一战天下亡
死亡可以分为死亡国家和死亡世界。崖山海战,作为宋元之间的最后一场战役,直接关系到南宋流亡朝廷甚至中华民族的存亡。另一方面,实力上的巨大差距,最终的结果是死亡世界。
以“宋末三杰”为代表的南宋民族英雄,在这场战争中发出了历史上最悲惨的吼声。虽然南宋军队在这场战争中惨败,但宋朝10万军民在见证了陆秀夫带着年轻的皇帝跳入大海后,齐齐跳入大海。
据《宋史》记载,崖山之战七天后,有10多万具尸体漂浮在海里。张世杰希望以杨太后的名义找到宋朝赵的后代,然后在图后举行;然而,听到宋帝兵的死讯后,杨太后也去海里自杀。张世杰把它埋在海边。不久,张世杰在风雨中溺水平章山脚下。
传说张世杰在风雨中问天求卜,若天亡大宋,则让船沉入这海。@ 果然,在风雨交加中,船沉,人死,国灭,天下亡。
三、文天祥宁死不屈
南宋末年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蒙元入侵中原,马踏长江,南宋政权风雨飘摇。
文天祥原本是一名文官,但为了反对蒙元的侵略,保卫国家,他勇敢地走上了战场。他对每个人说:“救国就像救父母一样。父母生病了,即使很难治愈,他们的儿子仍然必须尽最大努力去救他们!”祥兴元年,即公元1278年,文天祥不幸被俘。
在元兵护送北京的路上,文天祥写了一首正气浩然的诗,“自古以来谁不死?留丹心照历史”,成为一首不朽的壮歌。元世祖忽必烈以高官的厚禄劝降,文天祥宁不屈不挠,慷慨赴难。
多年来,文天祥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四、南明英雄不北王
“宁为南鬼,不为北王”是南明英雄的真实写照。从史可法到张苍水,历史告诉人们,中华民族不仅有六个叛徒贪图财富,屈膝投降,还有民族英雄。
如果史可法和张公若投降满清,他们绝对可以封王拜侯。然而,他们可以摧毁一个国家,但他们不能让一个国家尊重和屈膝。看到英雄们英勇牺牲节日,我真的感叹中华文明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断裂的文明,有着独特的原因。
当投降满清的南明将军刘良佐试图劝说死守江阴孤城的南明将军阎应元时,他得到的答案是“江阴士民,三百年来吃毛践土,深戴国恩,不忍看风降附。应元是明朝的典史。他知道正义在哪里,永远不会为第二位君主服务。将军是侯伯。他掌握了重兵。他进不去恢复中原,退不去保护江左。他怎么能看到我在江东忠义的人民?”每次读到这句话,我都会不自觉地哭泣。
扬州抗清史可法
史可法,明末抗清名将。弘光元年,也就是公元1645年,满清入侵中原,兵困扬州。史可法率兵抗清,督教扬州。清军用红色大炮攻城。晚上扬州破了。清军多铎劝说,史可法喊道:“城市死亡,我的意图已经决定,就是碎尸万段,但扬城百万生物不能杀人。﹗于是,英雄殉国。
清军疯狂屠杀扬州人民。大屠杀持续了十天,死亡了80多万人,历史上被称为“扬州十日”。清代诗人张尔金为他写了一对对对联,说:“梅花死了几滴眼泪,两个明显的月。”十四个字简洁全面,让后代欣赏史可法与扬州共存的令人敬畏的正直和勇敢的风格。
六、李定国客死异乡
李定国,南明乃至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将军之一,只能用八个字来形容他的一生。满清入侵中原时,李定国率兵多次破清军,甚至杀死了满清四大汉奸王之首的孔有德和满清敬金亲王尼堪。这是万历朝以来中国对外国战争的前所未有的胜利。
不幸的是,他的战功遭到了孙可望的嫉妒,他出生在大西军,也是南明军事领袖。最后,孙可望投降满清,被封为王,并将南明军的虚实告诉了大汉奸洪承类。最后,李定国被迫退到缅甸。不久,有消息称永历皇帝被吴三桂绞死在昆明。
南明的最后一根支柱李定国终于病倒了。临终前,他对儿子说:“我宁愿死在荒野里,也不愿投降。”一代名将在异国他乡如此客死,令人感动。
七、岳飞尽忠风波亭
岳飞勇敢抗击金兵、保卫国家的事迹,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名字,老少皆知。然而,可悲的是,这一代南宋名将并没有在战场上死去,而是在自己朝廷的监狱里死去。
岳飞作为这里悲壮英雄的代表,其实把历代以来冤死于朝廷手中的名将贤相集中在他身上。类似于自毁长城的经历,人们愤怒的时候只会叹息。
八、夏完淳为国赴难
公元1647年,既是明永历元年,也是清顺治四年。9月19日,在清兵如林的南京大狱里,43名抗清义士慷慨赴死,为国捐躯。
其中一个只有17岁,在离开前没有改变颜色,就像往常一样。与此同时,一位老人问他:“孩子,你还年轻,为什么要死呢?”他微笑着回答说:“宁愿为袁灿而死,也不愿为袁灿而死!为什么老人看不起我?”然后,平静而正义,为国家而死。这个青少年是历史上最年轻的抗清英雄夏完春。
在清军的牢里,夏写了一首题为《别云间》的五言诗:“三年羁客,今天又是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说天地宽!已知春路近,很难离开家乡。毅然归来的日子,灵旗空际看。”
当后世人们看到这首诗时,谁能品味到过去年轻英雄的悲壮和英雄主义?谁能体验到17岁短暂生命的真正意义?
九、石湖奉命出使日
如果说陆游只能在充满怨恨的山野里死去,那么范成大就是用实际行动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公元1170年,南宋孝宗皇帝决心废除使臣向金皇帝跪拜书籍的耻辱礼仪。朝鲜的大臣们都很害怕,没有人敢奉命北上。
于是,范成大挺身而出,带着死亡的决心出使了金国。他在金国几乎被杀,但最终还是不辱使命。在出使的路上,他含泪写道:“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人等着开车回去。忍泪失声问使者:六军什么时候来?”。这首诗成了永恒的绝唱。
十、张巡尽节遂阳城
在唐代安史之乱中,张巡以数千人的兵力坚守遂阳城,与13万叛军进行了400多场战斗,杀死了300名敌将和12万名士兵。
当时的战斗非常残酷,张巡督战时“大喊牙裂血面,嚼牙都碎”,“被包围了很长时间,第一次杀马食,而且女人又老又弱,吃了3万口。”
绥阳血战是安史之乱时期最悲惨的战役。最后,城破了,张巡和下属将36人一起殉道,留下了唐朝最悲惨的时刻。
盘点:中国历史上十大最动人的悲壮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