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水师督察李准是清廷的悍将,专门与革命党人为敌。他亲自指挥镇压了1907年6月初的黄冈、七女湖起义、1910年2月的倪映典新军起义、1911年4月的广州黄花岗起义等。“他知道革命党人对自己恨入骨髓,早就把他列为暗杀的关键对象,所以时刻关注,处处小心。1911年4月8日,富琦在街上被革命党人杀害后,李准更是深居简出,动用重兵护卫。这位广东水师整天提督恐慌。
革命党人早就开始谋杀李准了。1907年5月和6月,李准血腥镇压黄冈和七女湖起义后,胡汉民、王精卫等人计划暗杀李准。联盟会员刘世福建议承担这一重要任务,并获得批准。6月11日,刘师复带着炸药外出。不幸的是,炸药自爆了。刘受伤后被警察逮捕,两年后被救出狱,转到香港。1910年4月,王精卫刺杀摄政王被捕的消息传来,革命党人激动不已;刘师复、高剑父等人在香港跑马地的罗便臣公寓组成了“支那暗杀团”,因曝光转移到摩士忌街23号。12名团员分为三个行动小组,有执行员和辅助员的明确分工。在刘师复起草的暗杀团章中,李准和两广总督张明岐被列为暗杀对象。
1911年4月27日,广州黄花岗起义被李准残酷镇压,暗杀团会议决定立即暗杀李准。林冠荣、陈敬岳、潘赋西、赵灼文四人被批准为执行员,携带炸弹进行爆炸暗杀。暗杀行动的总指挥高剑父提前抵达广州,在郊区的一个农场开发并储存了38颗强力炸弹;同时,查明李准的活动规则,选择刺地点,从水手监督衙门到城外水手办公室,成功掌握,刺人员可以迅速逃脱。行动计划报香港“支那暗杀团”总部批准后,执行员于7月底潜入广州与高剑父会合。
29岁的林冠荣是广东的好人。在去广州行刺李准的团部宴会上,林冠荣慷慨地说:“我以身许国,早死如归。这没什么好担心的。我妈妈在家,不如后悔!”然后改名为林冠慈,以纪念母亲的恩情。
42岁的陈敬岳来自广东嘉应州(今梅县),30多岁时避开马来半岛从事教育工作。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愤怒的陈敬岳立即赶回香港参加革命。
林冠慈和赵灼文负责城市路段的伏击;陈敬岳和潘赋西负责城外路段的伏击。每个部分都有辅助员。8月13日上午,李熙斌得知李准将于当天下午由城外水务师事务所进城,并立即通知行动小组准备行动。
林冠慈手里拿着藤茶筐,在双门底部等着。这一天,李准特意选择了繁华热闹的南门通衢大街回城,以为这样会让革命党人不方便开始,降低危险;但革命党人却选择在这里开始。下午,一大批手持短枪大刀的清兵,三层外三层地守护着李准的轿子,迅速沿街而来,街上的行人早已被衙役轰赶。正当李准一行耀武扬威地经过一家“宜兴缝衣店”门前时,林冠慈从藤茶篮里抓出两枚预藏炸弹,冲出去扔给李准的绿色轿车。炸弹在轿子前一丈多远处爆炸,李准从轿子里摔了出来,摔倒在地,胸部和手都受了重伤,肋骨折断了两根,在血泊中打滚了哀号。二十多名卫兵和轿夫死伤。后面跟着轿子后面的卫兵惊慌失措,明白有人刺伤,于是有人赶紧抢护李准,有人追刺客,跑不远的林冠慈被枪杀。
从城外到城内的陈敬岳听到两次爆炸,知道林冠慈已经开始了,于是转向一条横街撤退。身穿西装、剪发、手提沉重的吕宋烟箱的陈敬岳引起了警方的注意,经审查后被逮捕。那年11月7日被杀。
李准受伤后,他的火焰完全被击中了。他请人在病床上与革命党人交谈,说他将来不再与党作为敌人。果然,在广州光复前后,李准支持广东独立离开清廷,孤独的张明琪被迫逃离广州。
广州光复后,革命党人将林冠慈与陈敬岳、温生才、钟明光烈士一起埋葬在红花岗。
暗杀团谋暗杀李准:清广东水师提督李准遇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