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世界作为一个严格的历史范畴,产生于中国历史的“近世”(Modern Times)开始,也就是北宋。在此之前,只有独立的武术家——游侠、刺客、僧侣或士兵——以及一些文化,而不是政治意义上的武术学校,没有人把他们联系在一起,这样他们就可以发展出许多复杂的互动形式的普遍关系网络和活动空间。
正如这个隐喻所示,江湖或“江河与湖泊”不仅是一个关系网络,也是一个供人们活动的空间。宋代早期以成熟的形式首次出现。这主要是由于唐末农民战争对门阀士族阶级的消灭,平民社会在宋代首次建立。在10世纪加强的皇权下,原本分层的固定等级秩序被废除,整个社会首次成为相互流动的平面。合同租赁制度、宽松的户籍制度、城乡分治的行政制度、废除平民兵役、科举制度的复兴,都赋予了宋代平民远远超过前代的人身自由,为这种流动性创造了条件。这种流动性既是纵向的,比如从平民到政府高级官员,也是横向的,比如租户进入城市或者商人的跨地区贸易。特别是在水平上,这种流动性的主要原因是手工业就业关系的普及、商业贸易的发展和全国市场的出现。
在这个基本平面上,仍然依附于唐代军阀和寺庙的武术家获得了自己的领域。水上和陆地上的道路不再仅仅是连接帝国不同地区的中介机构,而是具有独立地位。正如“游侠江湖”、“游侠四方”等短语所勾勒出来的,一些人通过在江湖世界的不断迁移和流动性本身的隶属关系,创造了自己的社会维度。通过扩展到帝国各个角落的网络和节点,这一领域充满了吸引人的资源,帝国的国家机器无法一一控制,因此成为武术家竞争的领域。
抢劫商旅和富人的武装匪徒或“山寨”首先兴起。他们是一群罗宾汉人(Robin Hood)以外人难以进入的山林深处为基地,控制各地的交通要道,最直接地将武术应用于非法活动,就像附着在人们肠道内壁上的寄生虫一样。假的存在是悖论性的。它不仅依赖于江湖网络,而且威胁到后者的存在。毕竟,武装匪徒的盛行会扼杀了江湖体系的流动性,导致交通中断和商业萎缩,从而否定了他们存在的基础。为了解决这一悖论,大多数山寨都采取了收取“路钱”的方式,即路人通过支付一定数额的钱来换取道路畅通和自身的安全。这样,一些社会财富就会不断地转移到武术家手中。
当然,即使支付了相应的金额,路人的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尤其是对于携带大量财产的富商。他们必须另寻对策。这就产生了雇佣武术家来保护商人或其他富人。北宋时期还没有出现成熟的商业镖局,但是已经有很多武术家受雇于有需要的商人或者地主,成为他们的保镖或者护院。自然,在这种长期的结构对抗中,非法模仿和法律保镖需要稳定的武术支持,为武术学校提供人力资源也发展迅速,成为一个独立的武术家团体,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逐渐加强对内部成员的控制,进入更严格的准政治军事组织。
武林是什么时候诞生的?揭示宋代江湖武林的兴起